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去吧,摩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权运动   小说创作   《去吧   长篇小说   摩西》   女性形象  
描述: 福克纳于 195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篇小说《去吧,摩西》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面世,就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评论家的关注,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但都不能穷尽对它的诠释.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一生态女性主义来探讨《去吧,摩西》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成功地把种族、性别和自然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意识到有色人种、女性和自然都处在受歧视和压迫的地位,都受男性,尤其是白人男性的统治.女权运动和
关于传媒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孙杨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女性歧视   传媒业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报纸   电视  
描述: 该文旨在研究国内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扭曲的问题.作者在考察了国内大量媒体有关女性问题的报道后发现,国内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扭曲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陈腐的封建观念贬损、侮辱女性的新闻报道;2、以时髦的消费观念关注、"售卖"女性的新闻报道;3、中
“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系列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罗荣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观念   商人形象   经商理念   士商互渗   经商活动   女性形象   三言  
描述: 冯梦龙作为晚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其文学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反传统、反理学的意义。因而“三言”中众多形象表现了冯梦龙对人欲的肯定,具有感人的力量。本文以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和商人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时代风尚等角度对两类人物行为的发生机制作分析,进而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冯梦龙的人生观、文学观。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内容通过对“三言”中有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文本进行解读,阐述作者冯梦龙以情为主的女性情爱观念,包括两章: 第一章:宦门女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两性关系的困境
作者: 李静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两性关系   爱情婚姻危机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美国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索尔·贝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及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种奖项,被誉为继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当代美国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包括《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赫索格》(1964),及《洪堡的礼物》(1975)在内的9部长篇小说,还有3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剧本和4部其他著作。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为贝娄的晚期佳作,集中体现了贝娄本人对当代社会婚姻,爱情的思考。这部作品在表现男女关系及婚姻恋爱主题方面极具有代表
叶灵凤小说研究
作者: 黄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实验     家庭伦理   叶灵凤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一名二三十年代的作家,叶灵凤表现了一种与时俱进探索的勇气和努力。他在早期的作品中,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对人的本能——“性”的探讨上,并引发了由“性”的关系为原点带来的关于婚姻关系变化的思考;他在后期的创作中,进入到对两性关系更为深入的探讨中,探讨包括了家庭之外的两性关系的存在方式,以及在崭新的现代商业化的大都市内的微妙的两性关系问题。在这个探讨的范围之外,作者为了满足消费需求还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这四部小说没能延续作者的进取精神,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很多遗憾。基于这个基本的认识,本文将其小说划分为三个部分—
并非'硬汉世界的影子':论海明威笔下的女性
作者: 彭翠芳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同一性   反叛精神   海明威   女性形象   硬汉精神  
描述: 海明威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刻画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第一,从男女两性相处的角度,刻画女性在面对男性的压迫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叛精神,这样的女性绝不是"硬汉世界的影子".第二,海明威把男女主人公置于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去描写他们的生存状?
金基德电影研究
作者: Kim   Eun   Hui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基德   宗教性   电影   导演   欲望   女性形象  
描述: 金基德是一位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韩国电影导演,这篇论文主要以分析其作品中几个特征为目标,对其电影中所具有的美学性、导演风格和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研究和讨论。可以发现,支持金基德导演的人们所持有的观点是,着重强调其作品的美学性,然而反对他的人们所持有的观点是电影中包含的角色大多是失去了做人起码尊严的边缘人物,还有暴力、欲望、性、善恶等主题。本文从作品的内在构成本质到表现手法和意义,对金基德的电影进行了解读。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目的以
杜牧七言绝句之研究
作者: 赵美华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咏史怀古   杜牧   色彩   七言绝句   数字   女性形象   用典  
描述: 從文學史的觀點檢視杜牧七絕的表現,具有承繼與新變的貢獻,既承接前人的餘緒,又能獨創個人的詩歌風格,甚且開啟晚唐詠史七絕的風氣,繼而影響宋詩好議論的文學特色。杜牧的七絕,創作於風雲變幻、多事之秋的晚唐,保持獨特的風格,取得了高度的藝術成就。 本文先對杜牧的生命歷程與所處的時代做一宏觀的俯瞰,由家學淵源、仕宦之路、交遊情況、文學特色方面來探討,其對杜牧詩歌創作的影響,做為深入分析杜牧七絕詩的基礎。 杜牧七絕表現出多元的形式結構,在色彩的運用上,喜以大自然的色澤為師,色調趨於明亮清新,呈現出和諧純淨的詩畫意
论方方的“新写实主义小说”
作者: 高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样式   新写实小说   女性形象   审美视角   个性化风格   知识者写作身份  
描述: 该文主要由序言,正文及结语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分四章.全文主要内容简介如下:序言用概括性语言叙述了方方创作成就,创作道路和作为新写实小说代表人物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第一章 论述方方的知识者写作身份和多重的审美视角.该章分为三节.第一节 以批判的眼光审视
Sue Bridehead: A Woman Challenging Social Conventions
作者: 孔丽霞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人物刻画   《无名的裘德》   文学创作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人,一生中写过多部小说与诗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又是一位卓越的诗人。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哈代的文学成就在十九世纪,除了狄更斯外,无人可与之媲美。 哈代擅长于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他小说中的众多女主人公形象鲜明突出,性格独立刚强,但同时又具有悲剧韵味。《无名的裘德》足哈代一生中所写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引起反响最大的。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作家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与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他第一次走出埃格登荒原描述城市生活,描写具有城市气息
< 1 2 3 ... 147 148 149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