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异样的言说:论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日常叙事中的性别差异
作者: 高辉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日常叙事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描述: 性别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程度。90年代以来,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性别权力关系成为一些女性作家的审美之思。女作家们在80年代“人”的发现、人性的发现基础上,以男女平等为起点,进一步深入到男女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本篇论文试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背景下,秉持深度阐释和自省反思的视角,从文本入手对当代女性写作中反映的知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个体成长的轨迹、遭遇和困境做出梳理和评析,同时更加深入地探知当代女性作家呈现于文本中的女性经验,从中考察男权传统
女性经验与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郭春晓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写作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起步较晚,受西方女性解放思潮影响较大.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朱虹翻译了《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其中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引起国内评论界的极大关注,由此引发了对国外女性主义思潮的翻译、研究?
试论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作者: 崔静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中国   女性写作  
描述: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消费时代的中国文学,也作为一种相伴生的文化现象出现。消费时代的女性文学出现了“市场化”的走向,这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尽管褒贬不一,但女性写作还是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写作理论是转型中国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的视点放在当下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处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女性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话语”的变迁,再进一步揭示消费时代中国女性写作的艺术规律,为女作家的创作提供
晚清女性生存状态及文学书写
作者: 王芳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状态   晚清   女性写作   女性  
描述: 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走过几千年的历程,而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则是构成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可读到许多疑似女子所作的诗歌,女性文学从古至今一步步走来,不曾停下脚步。随着“女性世纪”的到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傲然屹立在文学论坛之中,而晚清女性文学,处于新旧更迭,中西思想碰撞的历史背景下,传统女性生存状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变,被放足、进学校、自主选择婚姻等等变化,使得女性意识最先觉醒的一批知识女性挣脱男权思想在夹缝中脱颖而出,同时女性文学在创作实践上取得成就,晚清女性文学也漫长的文
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叙事研究
作者: 齐丽霞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网络小说   叙事   女性写作  
描述: 二十世纪末以来网络文学群体性女性创作实现了“女性写作狂欢”盛况。女性文学研究领域从叙事学角度对网络文学女性写作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以网络文学中女性创作的历史题材言情小说为例,探寻网络文学女性写作的本质特征,从叙事模式、叙述声音和叙事视角等方面入手,分析女性主体地位和女性话语权威在网络文学中是如何通过叙事方式构建起来的,在构建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表现了女性作者怎样的性别诉求,发掘其中的女性话语及其隐含的声音。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共二章)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厘清了“网络文学”和
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略论
作者: 安正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历史   女性写作  
描述: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的日益觉醒,她们开始以 清晰的性别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这种书写既有着对女性生命经验和身 体欲望等感性内容的描述,又有着对历史或现实中女人生存困境的思考与剖 析,同时向社会展示了女性生存的真实世界,让人们了解了另外一种历史。“对 历史的另一种书写”似乎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共同使命:放弃 对社会理想和时代公共主题的盲目认同,追求真实的私人性生存体验。在这种 使命无声的召唤下,20世纪90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张爱玲的前期作品谈其女性写作
作者: 陈静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史的影响   奴性意识   女性写作  
描述: 张爱玲(1921-1995)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瑛,出身名门。1939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因二战改入香港大学。1942年返回上海,开始以文谋生。在《泰晤士报》、《紫罗兰》、《万象》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作品。张爱玲擅于将西方小说艺术与中国传统小说结构相结合,以上海、香港为背景描写两性关系、婚姻关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前期作品结集为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影响深远。张爱玲于1952年赴香港,1954年发表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1955年赴美,1977年发表《红楼梦魇》。1995年逝于
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作者: 李慧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批评理论,并且很快就成为世界文坛研究文学的一种新的理论趋势。1986年《中外文学》推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专号”,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初具规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繁荣起来,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基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繁荣和传播成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加之当时妇女普遍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促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台湾的接受和传播。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学》这本杂志的贡献。在发
林白小说论
作者: 潘荣华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林白小说   艺术特点   女性写作  
描述: 林白是当代文坛一位优秀的女作家,她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引起文坛注意。《子弹穿 过苹果》、《一个人的战争》等多部作品使她在90年代就被称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一位女性 文学代表作家。其二十余年间的创作不断给我们呈现了多部优秀作品,而林白的小说创作也 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1998年林白获得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奖;长篇小说《万物花开》 被列为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入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妇女闲聊录》 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年度小说家奖。 本论文以林白二十多年来的小说为研究对象
穿越黑夜进入白昼--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流变
作者: 张兵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流变   女性写作  
描述: 穿越黑夜进入白昼--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流变
< 1 2 3 4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