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82 条
-
“80后”女性写作研究
-
作者:
汪凡琦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写作
后”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80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先后出现了一批“80后”的写作群体。他们的作品受到同龄人的喜爱,成为了商家的宠儿。这一写作群体的出现也得到了评论界及媒体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评述,毫无疑问,众说纷纭的“80后”写作已经成了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一个新的创作群体与文学现象。本论文将对占有一定比例的“80后”女性作家作品的写作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借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探讨她们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特点及初具的性别意识。最后试图将“80后”女性作家的写作放置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来看她们的优势与不足,使得正处于一
-
女性写作的突围——试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私人化写作”
-
作者:
周昌卓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体验
私人经验
私人化写作
欲望话语
女性写作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以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丰富了文学的写作,推动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作家更加把写作当作一种文化使命,来章显女性写作的独立意义,寻求女性的自我实现。他们深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影响,用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来审视世界,注重“角色差别”和“性别意识”,以一种新的协作方式和话语方式来开创着中国女性文学一个自由、多元的境界。“私人化写作”的出现引起了文坛的广泛的关注,对于“私人化写作”在文坛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是现代意义上对女性文学的一种解构和颠覆,也有人对其全面否定,
-
才、德、命制衡下的女性写作——以清代才女汪端为例
-
作者:
张曼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
汪端
女性写作
才
命
-
描述:
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大盛,但综观现有研究,往往太过于强调女性创作在清朝相对繁荣的一面,却较少关注其创作背后受限的那一面。以汪端为例,学术界大多将关注点放在汪端“选明三十家诗”及创作大量的咏史诗等行为之上,重点突出汪端大胆敢言之才女形象,却很少关注其创作历程中面对内心和外界的压力而呈现出的复杂、矛盾的那一面。而对于其创作受阻背后的复杂原因,则更少谈及。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本篇论文将以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细读汪端的作品,在对其诗歌进行整体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关于汪端的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从侧面揭示清朝时期女性写
-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以建国以来女性写作为中心
-
作者:
黄鹄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欲望叙事
-
描述: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
-
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
-
作者:
纪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之歌
女性成长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简爱
-
描述:
,即便有人提及也总是作为不成功的范例。笔者认为《青春之歌》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女主人公林道静成长的心路历程与人生体验,本文试图将《青春之歌》放在与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
-
论林白小说创作的“转型”
-
作者:
杨扬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林白
女性写作
边缘性言说
创作转型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初,以《一个人的战争》崛起于文坛的林白,因其作品的女性视角和对女性心理大胆细腻的刻画而被誉为“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作家。以2000年为界,林白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林白前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追忆与回望的姿态描写女性个人的生命历程和独特体验,用诗性的语言和唯美的想象呈现出浓烈的女性意识和个人化色彩。新世纪以来,林白又陆续发表了《玻璃虫》、《枕黄记》、《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长篇。尤其是《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作品,林白的创作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评
-
阿特伍德与林白的女性写作比较研究
-
作者:
刚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林白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写作空间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林白分别为加拿大和中国的女性作家,两人在各自国家的文坛都具有深刻影响。本文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与女性主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位女性作家写作的相似之处以及由于受到本国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由此发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新的特点以及未来女性文学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阿特伍德和林白的女性写作。首先,分析了阿特伍德和林白这两位女作家的个人化写作风格,即第一人称叙事和具有自传色彩的特点。阿特伍德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事相结合的方式,
-
“多面娇娃”的轻盈之舞:铁凝的多重身份及其小说创作
-
作者:
陈家堃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身份写作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
铁凝
-
描述:
从70年代末期正式踏入文坛至今,铁凝以近500万字的丰厚创作,涉猎了包括小说、散文、画论、日记、评论等在内的多种文学样式,成为新时期既受到大众欢迎,又获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作家之一。纵观铁凝整个新时期的创作,她没有刻意为某一政治口号摇旗呐喊,没有套用晦涩的理论技巧强制的拼贴之作,也没有轻易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类型,她总是快乐地游走在集体写作之外,与时代主流话语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神秘感。 在新时期的文坛中,铁凝就像一个俏丽的多面娇娃身着多色羽衣翩然起舞。她通过既相互碰撞又和谐统一的三重身份(政治身份、知识分子身
-
为人与为女人——由方方小说谈女性创作
-
作者:
冯莉娟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意识
方方小说
小说创作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方方既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中一位重要的主流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中卓尔不群的一位。作家在创作中坚守着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表现出作家开放的文化视阈和自由的写作心态。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颇为繁荣的文化景观中,女性意识、女性话语、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词汇都时髦之极的时候,方方没有一头扎进女性解放的洪流之中,而是远避时髦,坚持着自己的书写。人们一向把她当作是中性写作的代表,方方自己也否认女性主义立场,这造成了她在女性文学苑囿中的尴尬地位。因为其作品不是女性意识,女性感觉,女性身体写作的典型文本,而遭
-
乡村女性浮出历史地表
-
作者:
朱晓芳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惠芬
城乡之间
两性
女性写作
乡村日常生活
-
描述:
自1982年发表处女作到现在,孙惠芬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关注着乡村女性的命运,但其创作却未被涵盖进“女性写作”范围之内。究其原因,这虽与作家低调平和的写作姿态相关,但更与我们对“女性写作”认识上的偏差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占主流的“女性写作”在给女性文学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衡量“女性写作”的标尺。不可否认,这些占主流的“女性写作”凸显了女性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体的自觉,使女性和女性写作在90年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就在“女性写作”沿着这一坡度攀登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