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732 条
-
韩国电视剧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研究:以《媳妇的全盛时代》为例
-
作者:
孔媛媛
来源:
烟台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电视剧
女性主义
《媳妇的全盛时代》
-
描述:
大众传媒带有家长制度的倾向,它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也会将女性形象缩小、隐蔽,甚至是扭曲其本质。事实上,在很多研究中都体现了传媒在歪曲女性形象的事实。女性主义传媒评论家们主张,在现实世界中为了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狄更斯婚恋观
-
作者:
邓铝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意识
查尔斯·狄更斯
爱情与婚姻
女性主义
-
描述:
重要的位置,他对爱情与婚姻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一方面他的观点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自己的经历与生活也是他的婚恋观形成的重要原因。女性主义认为,男女生来就是平等的,而狄更斯认为男人的位置在
-
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变化:《斯通家史札记》中第二性分析
-
作者:
王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加拿大
女性主义
第二性
-
描述:
卡罗尔·希尔兹(1935—2003),一个马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加拿大籍美国人,是当代加拿大极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发表过三本诗集、四部短篇小说及近十部长篇小说。她的《斯通家史札记》一书,曾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的两年里先后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美国全国书评界奖、普利策文学奖及奥林治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这是希尔兹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她的创作高峰。享有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爱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劳伦斯同样的盛名,希尔兹还是唯一的一位在近短短两年内荣获如此之多奖项的加拿大作家,正是由于《斯通家史
-
简·奥斯丁《劝导》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郭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导》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从她特有的女性主义角度对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她不但对一些女性人物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通过这些女性人物的特点突出了其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文学评论者对奥斯丁的名作都进行过了分析和评论。但是,迄今为止,对
-
解严後台湾女诗人性别书写研究
-
作者:
罗郁华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书写
解严後
女诗人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九八0年代中期,台灣正值政治解嚴、經濟起飛之時,政策的改變、民間風氣的開放及女性主義的湧進,使得當時的社會掀起一波波的婦女運動,文學界也受此思潮影響,出現了許多性別相關的書寫與評論,而此時期出現了大批的女性詩人,也出現了台灣文學史上第一個以女性詩人為主體的詩社,顯示了文學不再是男性的專利,女性也執筆寫作闖出了一片天。解嚴後的台灣女詩人,以更豐富的技巧、更大膽的語言,書寫自我的身體與經驗,在性別建構的過程裡可以看到她們的掙扎與超越,困頓與昇華,本文以江文瑜、曾淑美、洪淑苓、陳斐雯、羅任玲、丘緩、張芳慈、陳
-
从《荆棘鸟》看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
-
作者:
马晓静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男权制
和谐
-
描述:
”,打动着亿万读者的心。这部小说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荆棘鸟》这部小说以爱情和命运为主题,描绘了克里利一家三代女性的人生和情感经历。本文通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麦卡洛的作品《荆棘鸟》人物形象来看
-
美国华裔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勇士》、《喜福会》研究
-
作者:
张羽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主体地位
-
描述:
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美国华裔文学文本进行文化及文学的解读,以西方经典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后殖民理论、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参照,选取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作家代表人物汤亭亭、谭恩美的
-
西方荒野意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魏冬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女性主义
荒野意象
-
描述:
“荒野”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工业革命以来,尤其如此。随着西方传统价值的崩溃,逃遁到荒野,以示对文明世界的厌倦和疏离,对传统价值的抗拒和排斥,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主流。但是学术界对荒野意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男性视角的观照之上,女性在这场自我主体边缘化的大潮中,多被强制解读成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事实上,大批的女作家都对女性和荒野的关系做过隐喻性的文学探索。本文就分别选取乔治·桑和凯特·萧邦的代表作《印典娜》与《觉醒》作为文本支持,通过分析不同国籍、不同身份女作家所创造的女性主人公与荒野的关系,试
-
残酷与暧昧:性别理论视野下田沁鑫戏剧解读
-
作者:
段荣华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理论
人性
女性主义
田沁鑫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田沁鑫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导演之一。1997年的《断腕》让她在戏剧界崭露头角;1999年的《生死场》,一部改编自萧红同名小说的作品,获得了界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为她赢来了辉煌的大奖和声誉,亦奠定了她在当代戏剧史上的位置。她以深厚的古典文学和戏曲功底,在汲取西方现代派戏剧理论精粹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复杂多义、形神兼备的舞美时空。此后十余年,田沁鑫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让她收获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共赢。今天在拥有无数“田迷”的同时,田氏戏剧风格也渐而形成,为人们所熟知。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自古希腊亚里
-
从“夏娃”形象的塑造看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女性观
-
作者:
李利红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诗歌创作
宗教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Chrstina Georgina Rossetti)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诗人和拉裴尔前派的成员之一,她亦是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宗教诗人和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作为一名宗教诗人,宗教是她一生的灵魂,而诗人灵魂与上帝对话的最佳方式则通过终生的宗教阅读,《圣经》是罗塞蒂最大的文学资源,她诗歌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来自《圣经》。对此,贝蒂·苏·弗劳斯这样记录:罗塞蒂一定期望自己的读者熟悉圣经人物和声音及他们所嵌入的故事,而她的诗歌也往往凭此而博采。在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
1
2
3
...
17
18
19
...
72
73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