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694 条
-
冰心:作为女性的文学创作
-
作者:
武锦华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家庭
女性
-
描述:
冰心是本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天然的女性内驱力使她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婚姻和家庭,既与当时男性作家激烈而驳杂的声音迥然不同,又与其后的女作家泾渭分明。她认为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女性,都摆脱不开家庭情结。冰心以女性温柔的姿态,在男作家无法抵达的领域树起了自己的旗帜,从而在“五四”这个影响整个20世纪中国的精神坐标轴上留下了不可取代的价值维度
-
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邵水一
来源:
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气质
女性文学
-
描述:
王安忆的作品是不是女性文学,这些年她本人与研究者总是各说各话。本文认为拂去表面化的东西,王安忆的小说中表达得仍然是非常强烈的女性意识与立场。这种意识与立场反映了当代语境下新时期女性对于生存、家庭、情感的认识,只是因为她的作品追求一种温柔的坚强与优雅的孤独。所以在更现代性、时代感与现实性的同时还显示出鲜明的女性化气质,与其他女性文学相区别。
-
艰难的跋涉 不懈的追求——从人物塑造看铁凝近期小说审美视角的变化
-
作者:
吴延生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追求
人物形象塑造
视角变化
当代小说
铁凝
社会价值
-
描述:
铁凝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和近期两个阶段。前期创作的审美视角主要放在真善美上,而近期以《玫瑰门》《对面》《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为代表的作品却一反她温婉、优雅的柔美格调,引入审丑视角。描摹出"畸形"的灵魂和荒诞的生存状态,以此来挖掘人性深层,形成较为冷峻、厚重的犀利文风。她审美视角的转变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自省意识,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视野,更为乡土文学的高层次文化审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
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经验世界
女性意识
男性化
性味
三个层面
价值取向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创作气质
-
描述:
张奥列在《女性文学与女性意识》(《羊城晚报》88年4月8日)一文中指出: 女性文学应有女性味。女性味是女性生活的寻味,女性经验世界的体味。但把表现女性的细腻和敏感作为女性文学的特征,似乎也不尽然。柔弱或刚健,细腻或粗犷,多半是个人的创作气质,不定是文学的性别之分。女性文学不是也有某种男性化倾向么?
-
韦娅小说解读
-
作者:
叶芳
来源:
写作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化小说
女作家
小说创作
心态小说
文学创作
小说解读
爱情婚姻
香港社会
作品
女性文学
-
描述:
韦娅是近年来活跃于香港文坛的青年女作家,创作成果颇丰,各类作品多见于香港各大报刊、杂志。她的小说创作,视角新颖、情感细腻,笔法柔婉,语意丰赡,在香港女性文学大军中自成一格,是独特的“这一个”。心态小说——世态人情之艺术折射爱情婚姻是人类生活中一首久远的歌,也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母题。在香港女作家的小说
-
是女神,却仍是女奴:论刘保昌《楚武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澜
来源:
学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保昌
于为
女性角色
武王
创作主旨
小说写作
女性形象塑造
楚人
历史研究
-
描述:
此为切入点,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秋战国时期的众生画卷。这幅画卷描绘了很多精彩的女性角色,她们的外型或老或少、或美或丑,立场或正或邪、或敌或友,个性或柔或烈、或贞或淫,属于她们每个人的故事或长或短、或详述或
-
从报纸广告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渝都市女性形象的变迁
-
作者:
李蓉
蹇福阔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报纸
-
描述:
作为研究历史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报纸广告一直以来受到历史研究者的重视。笔者通过整理《申报》和《商务日报》所刊登的广告,一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渝两地都市女性形象的变迁。我们发现当时的城市女性外在形象逐渐时尚性感,由于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可从事职业领域明显增多,从而使得女性的社会角色日益丰富,女性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开始力图改变在两性关系中的完全从属地位,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得到一定程度认同。但不管广告中女性的外在形象如何时尚性感,中国女性温柔、善良、勤劳、任劳任怨、服从丈夫等传统形象一直没有改变。
-
解读电影海报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
作者:
李剑芳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海报
电影
中国女性形象
-
描述: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素瓦·特吕弗曾深有体会地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真实”的女性人物性格、生活方式、追求目标的反映。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女性的善良坚韧,温柔自尊,和勇敢面对社会变革的风貌;认识到文明在女性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冲突;认识到女性形象变迁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分析解放前后不同时期女性在电影海报中传递的信息作用,对如今的电影海报展示女性新形象、完善女性内涵、理解女性在生活中承担的多重角色、赞扬女性的价值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
论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形象
-
作者:
刘焱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价值
十三妹
陈丽卿
侠义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形象最著名的是《儿女英雄传》描绘的十三妹和《荡寇志》塑造的陈丽卿。十三妹是一个敢恨敢爱、洒脱无羁,有几分豪爽、亦有一丝温柔的女侠;陈丽卿则是有恨有爱、活泼大胆、不通世故、不失娇羞的女性形象。她们的人生取向均为从江湖走向家庭,这种取向不仅意味着江湖豪侠人生道路的另类选择,亦凸显出女侠们价值立场向传统文化定位的回归。通过何玉凤,作家勾勒出科举时代的世俗幸福;通过陈丽卿,小说建构起别样的人生模式。其存在状态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回归家庭,减少了社会不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其形象则成为
-
人面桃花两相映--《聊斋志异》婴宁形象赏析
-
作者:
张强
张丽霞
来源:
读与写(上,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婴宁是蒲松龄所描写的诸多女性形象中的一个。翻开《聊斋志异》,我们可以看到《娇娜》、《青凤》、《聂小倩》等以篇中女主人公直接命名的篇目。这些女性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或秀婉温柔,或刚直不屈,或贞洁自爱,或清新脱俗,无不如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婴宁的形象是这许多女性形象的代表,也是蒲松龄描写得最成功最真最美的一个。作者在异史氏评语中言"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对其既憨又黠的性格特征做了高度的概括,并称之为"我婴宁"足可见作家对她的喜爱。她天真烂漫、肆意笑言、亦憨亦黠、不受礼教束缚
<
1
2
3
...
56
57
58
...
68
69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