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话语霸权】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广告中女性形象塑造批评
-
作者:
罗兰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男性
话语霸权
-
描述:
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宣传,又是一种文化传播,广告在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男本位视觉文化的特质是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被看”的模式中,这一模式不仅让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符合男性欣赏标准的女性美就成为社会的女性美标准,并且不断地改造女性的审美观和对自身的认识。广告在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承担着反映良好中国女性形象,展示中国女性美好品质的责任。
-
大众传播中女性话语的双重困境及其突围
-
作者:
鲍海波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
女性话语
突围
话语霸权
-
描述:
现代传媒在塑造女性形象与培育女性话语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女性话语却陷入了男性话语霸权和女性话语自我颠覆的双重困境之中。通过分析具体原因后提出女性应利用传媒为自己扩音,恢复女性的主体地位,以便在困境中突围。
-
朱淑真诗词中的女性世界及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作者:
邓姗姗
来源: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转嫁
话语霸权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朱淑真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与李清照并称宋代女性文学的双璧,但今世却因种种原因少为人知。朱淑真的诗词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以“自我”为中心的女性形象,我们更能从中感受到作为一个受尽挫折却依然勇于追求爱情的女人对于命运的抗争,以及她在抗争中所体现的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朱淑真的诗词,大胆展示了女性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作品中所体现的或朦胧或强烈的女性意识,构成了朱淑真诗词动人心弦的“永恒魅力”。
-
“美”的独白与死亡——从安德森《森林之死》到张爱玲的《花凋》
-
作者:
霍冬克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语
死亡
独白
话语霸权
-
描述:
安德森的《森林之死》在格兰姆斯家的女人“喂”的行动中发现了一个没有符号的世界,同时也发现了现存文明的有限性。他在女主人公死亡时刻展现的美,成为男权视界中孤寂的独白霸权阴影里的自虐体验。“美”是一件残酷无情的达尔文主义的言词祭品。张爱玲的《花凋》以女性体验突入男权话语网络,“借语”是她的话语呈现方式,而无言的缄默——失语症,则是女性文学存在的本真状态。对女性境遇的阐发必须由她们自己来提出,发出自己的声响,证明自己的存在,“美”的证词将会在女性话语的辉映下显现历史的残酷与孤独
-
传媒活动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诗蒂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传媒活动
女性题材
法律地位
大学生
女性形象
家庭暴力
男女同工同酬
现代文明意识
话语霸权
-
描述:
妇女在社会生活中至少发挥了一半的作用。然而人们对女性的评价有时却难保公平,这种认识上的误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新闻媒体的误导,它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是很难估量的。新闻媒体如何端正观念,客观公正地反映女性题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权话语
后现代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情谊
突围
珍珠
女性形象
姐妹情谊
话语霸权
-
描述: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笼罩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被男权话语压制,女性形象也是在男性经历的描述中以被动的方式塑造。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以女性为第一人称写作,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叙述母女情谊、姐妹情谊对男权话语霸权的反抗,实现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菲勒斯"(phallus,译为"阳具"),是男权的隐喻符号,他将男性的生理特征转化为社会秩序上的优越性,而利用女性生理上的"缺失"规定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肯定男性的权威,以父权制的正面价值建
-
话语霸权下女性形象的失真——由两性关系谈《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
-
作者:
马宇晗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失真
爱情悲剧
历史语境
《伤逝》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话语霸权
-
描述:
话语霸权下女性形象的失真——由两性关系谈《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
-
多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
-
作者:
陆卓宁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宿命
政治意识形态
女性创作
台湾省
生态
女性文学
误读
20世纪50年代
话语霸权
-
描述:
多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
-
多重话语霸权下的女性文学“命名”——台湾五十年代女性创作生态追思
-
作者:
陆卓宁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宿命
政治意识形态
女性创作
台湾省
生态
女性文学
误读
20世纪50年代
话语霸权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完全被统摄在一股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语境之下,乃至于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且态势不弱的女性创作却宿命般地遭遇不屑或误读。这未尝不是一个看似易解实则值得深究的问题。
-
北京文学季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革马利翁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西方女权主义
文学思潮
女性书写
女性文学
北京文学
性别意识
话语霸权
-
描述:
北京文学季评栏目主持人吕智敏的话:中国的女性文学自其滥觞至形成自觉的性别意识,乃至成为一种文学思潮,几乎都是以北京作为中心舞台的。这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的特殊地位和新进开放、自由活跃的文化氛围使然。80年代初,以张洁萌发着本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