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研究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图...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
Open Menu
特色研究
返回上一级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返回上一级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研究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返回上一级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返回上一级
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首页>
根据【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7)
按栏目分组
特色研究
(4)
特色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1998
(3)
1995
(1)
1994
(2)
1991
(1)
按来源分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
关键词
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
作者:
张鸿声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自由婚恋新女性新旧主妇
描述:
中国的妇女解放历程与西方存有差异,没有完全依赖极缓慢而又时辍时续的工业化而发端,而系由五四新文化先驱在文化范畴上提出。但近现代中国都市的经济结构、家庭结构与意识结构并未因妇女问题的较早提出而发生根本变化,女性以经济独立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实无可能。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形象便被这一社会历史状况所规定,是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系列整体。除少数参与社会革命而获社会角色外,多数依传统家庭模式与资本主义金钱文化规律而获得角色。
广告中的女性人物假借
作者:
李健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产品
消费者心理学
电视广告
性用品
性别意义
消费者行为学
广告画面
女性形象
广告心理学
女性人物
描述:
广告中的女性人物假借李健广告中的人物假借是指在广告画面中使用一个“模特儿”,让他们去现身说法推销广告中的产品(这类广告简称“人像广告”)。广告学研究和广告实践都表明广告画面中假借人物比只有产品的广告更具有吸引力和可信度。为什么人像广告具有高的含信度,...
易识的叛逆与解放话语——现代妇女文学中的独身女性题材
作者:
乐铄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妇女解放
现代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独身女人
女性题材
凌叔华
五四文学
女性形象
陈衡哲
描述:
易识的叛逆与解放话语─—现代妇女文学中的独身女性题材乐铄独身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较为罕见的,这一形象在现代文学才多了起来,并且主要出现于现代妇女文学中。女作家所以常用她们作主人公,寄情托哀抒悲愤,也许是因为这一题材较有“戏”:独身女人是女人群中较格...
巴金和中国传统文学
作者:
贾玉民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特性
中国传统文学
形象体系
《金瓶梅》
巴金
古典小说
《红楼梦》
性格对照
女性形象
近现代文学
描述:
巴金和中国传统文学贾玉民虽然巴金自称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受西方影响的一个”,虽然他曾激烈地否定过中国传统文比,认为“我们正需要忘掉一切,以一种新的力量向新的路上迈进”,①但是长期以来,读者和研究者们也逐渐地注意到了他的某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民族特性...
宋庆龄民主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程绍珍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活动家
领袖
女政治家
苏联
女子
青年时代
妇女部
妇女解放思想
宋庆龄
重要贡献
描述:
宋庆龄是一位卓越的女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伟大爱国者,是我国各族妇女尊敬的领袖,是中国近代探索妇女解放道路的前驱,为我国妇女运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青年时代,在美国佐治亚洲梅肯市的
女人与“家”——论当代女性文学的漂流身份
作者:
周晓扬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漂流身份
宿命
“家”意识
女性写作
父性价值
母性价值
“厨房”情结
描述:
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中一直贯串着明显的传统因素──“家”的情结。女性文学中的“家”的情结既包含着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家”的概念以及当代知识分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更指示着女性主义发展中的一种困境倾向和挫折感。然而,回家之不可能,使女性文学在世纪末更突出其漂流的身份。因此,不必过高估计女性文学的成就,而应注意其“男性的女性主义”的内容。
“美”的独白与死亡——从安德森《森林之死》到张爱玲的《花凋》
作者:
霍冬克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语
死亡
独白
话语霸权
描述:
安德森的《森林之死》在格兰姆斯家的女人“喂”的行动中发现了一个没有符号的世界,同时也发现了现存文明的有限性。他在女主人公死亡时刻展现的美,成为男权视界中孤寂的独白霸权阴影里的自虐体验。“美”是一件残酷无情的达尔文主义的言词祭品。张爱玲的《花凋》以女性体验突入男权话语网络,“借语”是她的话语呈现方式,而无言的缄默——失语症,则是女性文学存在的本真状态。对女性境遇的阐发必须由她们自己来提出,发出自己的声响,证明自己的存在,“美”的证词将会在女性话语的辉映下显现历史的残酷与孤独
<
1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