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回家解读品特的犹太情愫
作者: 齐欣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犹太情愫   “父与子”主题   女性形象  
描述: 品特的剧作并没有把犹太人及其文化生活作为直接描写的对象和重心,他着力表现的乃是植根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宗教文化观念中的"父与子"主题。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们了解自身及男人的本性,这使得她们具有生存的力量及能力,这与《圣经》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品特从来都没有真正摆脱犹太民族对他的影响,品特剧作中出现的"父与子"主题和女性形象具有深厚的犹太内涵,鲜明地体现了作家的犹太情愫。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哈罗德•品特的《背叛》
作者: 龙正杏   来源: 世界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品特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创作大师,哈罗德ž品特在其作品里塑造了许许多多“荒诞”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显得尤为“荒诞”。《背叛》中的爱玛就是这样一个女性,体现了品特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解读这部戏剧:道德的反叛者和自我的扩张者,不为世俗眼中的“好女人”和跨越父权制的藩篱。
《山地语言》中的女英雄——兼评品特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岚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戏剧   山地语言   女性形象  
描述: 品特在他的主要戏剧作品中对女性的描写往往带有性别歧视的色彩 ,侧重于传统的男性视角 ,将女性仅仅视为妻子、母亲或性欲对象。《山地语言》中的萨拉·约翰逊是品特塑造的唯一一位不受性别歧视影响、既富有人情味又具有斗争精神的崇高女性。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语言的作用以及人物的语言 ,可提供对品特戏剧的一种解读。
哈罗德·品特不同时期戏剧作品中两性关系研究
作者: 干贤婧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   两性关系   权力   女性形象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文学及戏剧评论界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的名字已经作为一个形容词进入了英语词汇,被用来描写一种特定的戏剧氛围和环境:品特式的。瑞典学院曾这样赞扬他对世界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他使戏剧回归到它的基本元素,即一个封闭的空间和不可预知的对话。人们在这些对话中受到彼此的控制,一切矫饰图崩瓦解。其戏剧情节降至最少,戏剧艺术源自于权力斗争和对白间的捉迷藏。”(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4338082.stm)品特的早期戏剧被评论界归
身体、话语、权利:品特剧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刘明录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   戏剧   口头语言   身体   女性  
描述: 在哈罗德·品特的剧作中,女性人物经历了从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演变过程,这些变化集中反映在她们的身体行为和口头语言的变化上。在他的早期剧作中,女性人物主要是消极的形象,在男权社会中她们被边缘化了,有的屈从于自己的命运,有的也尝试过挣扎,但其抗争是软弱无力的。在品特的中、后期剧作中,女性人物逐渐走向独立,她们有了自己的选择,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从男性世界的束缚中获得了一定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自己命运。然而,品特剧作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演变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直线上升的过程。品特一方面受到同时代蓬勃发展的女权主
哈罗德·品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创作思想研究
作者: 韩松晓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文学贡献   社会环境   哈罗德   人物形象塑造   早期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思想   男权主义   戏剧作品  
描述: 2005年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被哈罗德·品特摘得,评选者高度评价哈罗德·品特成功改变了20世纪戏剧舞台的面貌,肯定了品特的文学贡献及影响力。哈罗德·品特处在一个男权主义统治、女权主义崛起、政权主义色彩浓厚的创作背景之下,因而在不同时期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作品都传达着不同的创作思想。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与思想环境的影响,哈罗德·品特的剧作创作总是会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想与情感,尤其是在女性人物形
当我们谈论《背叛》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周亚萍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需求   萨拉   品特   卡斯滕   文学作品   不伦之恋   哈罗德   社会规则   中都   米兰·昆德拉  
描述: 对于"背叛"这一话题,很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都通过一定的故事编排对之进行了展现和探讨。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借故事中的一位人物道出了"背叛"的真谛: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他在书中塑造的萨宾娜这一女性形象一生中都在不停追逐对家庭、婚姻、生活、社会规则的背叛。著名的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在1978年创作的一部婚姻伦
身体、语言、权利
作者: 刘明录   黄艺平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语言   女性人物形象   身体   解读   权利   剧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刘明录黄艺平 引言 由于“揭露了日常闲谈中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被压迫者紧闭之心门”,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品特被称为荒诞派作家,他在早年创立了自己的“威胁喜剧”,接着又发展了具有特色的“记忆剧”,在他的创作后期,剧作中显示出来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这就是他的“政治剧”。在品特的剧作中,通常存在着莫名的威胁,品特用他独特的才能展现出口头语言的细微差异,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语言的多层意义,各式各样的停顿及沉默。这就是所谓的“品特风格”。 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