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海派作家笔下的肺结核病人
作者: 韩冷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阉割焦虑   海派小说   病态美   现代性   肺结核  
描述: 从西方浪漫派开始,肺结核病被想象成一种爱情病。肺结核病人往往被描写成浪漫、温情、执着、优雅、多愁、善感,大部分是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浪漫的肺结核疾病意象,多表现在女性人物身上,而男性患者则被描绘成暴躁、肮脏和可怜的。关于女病人海派作家延续了林黛玉病态美的传统审美旨趣。同时,病人形象是男性知识者无法改变生存处境,无力抢夺心爱的女性的一种阉割焦虑的心理体现。张爱玲塑造了一个异质的女肺结核病人的形象。川常不仅仅是作家弃儿情结的反映,它反映了新女性在独立之后无所依托的孤独感。
“英芝式”与“库麦荣式”女性命运的思考
作者: 李惠然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母题   宿命   现代性   女权意识   意象  
描述: 方方在《奔跑的火光》中通过主人公英芝的悲剧,揭示了当下社会女性,特别是下层女性生活所面临的窘境以及导致"英芝式"悲剧产生的原因,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思考。贾平凹《库麦荣》中的女主人公库麦荣同样作为下层女性人物形象,而她却能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立场、不为外物所累、不依附于男权的现代女性意识,和英芝相比较库麦荣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对当下女性的醒世作用也更大,也更值得关注与思考。
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时代条件论   “五四”时期   社会——历史视角   现代性  
描述: 发生于"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对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观照、阐释、评价与反思,它在史论、作家论、作品论等方面的建树,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现代性演进的历史篇章;作为一种批评
女性视域中的城市与怀旧:以《长恨歌》观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之现代性
作者: 赵文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与怀旧   《长恨歌》   王安忆   现代性   女性文学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九十年代达到一个高峰。当代女性写作不可避免地与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相关联。王安忆的《长恨歌》以细腻温婉的鲜明视角表述了女性对城市的深切眷恋之情与怀旧之感,在现代性叙事中拓展了当代女性文学表现空间。
开启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当代”之窗:评任一鸣《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
作者: 郭剑卿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阐释   “当代”   女性文学   衍进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简史》融合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体例设置上横向解读女性文学文本与女性文学现象,纵向勾勒当代女性文学思潮发展轨迹,综合考察当代女性文学现代性特质的渗透衍进,为全书的恰切定位与有效阐释提供了可能。作为大陆第一部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当代"之窗。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作者: 张晶晶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新时期文学   现代性   双性主体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呈现出许多新质,这些新质与现代性的主体性要求不谋而合,集中表现在女人由依附性到独立性这一精神过程的艰难蜕变。从着力于人的发现、即"女人也是人";到"男女都一样",从男女政治权利
漂流的故事和自然的传说——谈蒋韵小说文化选择的独特性
作者: 傅军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话语含蕴   现代性   女性文学   文化选择  
描述: 如何架构和呈现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一直是当代女性作家探求的命题。本文就蒋韵的创作实践,从具体作品入手解析文本话语含蕴,探讨蒋韵对文化选择的独特性,指出其是在漂流和自然中实现对精神家园的寻找的。由此指明了一条女性文学现代化的可行途径。
混搭现代性与传统价值:日治时期台湾美术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作者: 谢世英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良妻贤母   父权体制   日治时期   台湾美术   女性形象  
描述: 混搭现代性与传统价值:日治时期台湾美术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现代上海都市文化之“舞厅舞”的再解读
作者: 张雷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舞厅舞   交际舞   流行音乐   舞女   现代性   摩登文化  
描述: "。20-30年代,伴随第一所营业性舞厅的成立,舞厅成为继大众进电影院和逛公园之外的又一个娱乐消费方式,并且与这些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现代性"的物质载体。"摩登"一词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文化的关键词,上海的舞厅舞也正是
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现代性简论
作者: 宋桂珍   张萍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权   颠覆   自审   现代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男权颠覆意识和女性自审意识.她塑造的男性形象多为穷嫖滥赌、淫靡荒唐的纨绔子弟,封建遗少或肢体、精神残障者,构成了当时社会上丑怪男性形象的图谱,从而揭露了男权社会
< 1 2 3 ... 5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