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凯特·肖邦的女性主义创作起源:从《她的信件》谈起
作者: 倪俭   来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颠覆   继承   莫泊桑   凯特·肖邦   女性主义  
描述: 以肖邦的《她的信件》为例分析作家是如何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借鉴莫泊桑父权制传统文学形式,成功塑造一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追求独立主体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也包括男性生命个体在父权社会的制约之下生存空间萎缩、直至消失的悲剧命运,从而颠覆了男权主义思想和男性视角,开启女性主义创作的历程这一主题。
天使或妖妇:解析《简·爱》女性主义艺术形象
作者: 周磊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维多利亚时代   男女平权   男性意识   妇女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简·爱》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女性主义小说,集中反映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核心思想:男女平权。简爱所代表的新一代女性的形象无疑是对父权制社会“家里的天使”的一种颠覆,是潜藏在“天使”背后的“妖女
抗拒性阅读与女性批评的建构——评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
作者: 吴笛   徐绛雪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视角   抗拒性阅读   性政治   性的角色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她从性别差异入手,通过解构的方式,确定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再现女性形象的重要性,打破以往以男子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消解了传统上男性作家在文学中再现女性形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以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审美体验和批评视角对作品进行阅读和剖析,建构了一种女性主义的阅读和批评方式.
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
作者: 陈彩云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社会性别   身份   公民资格   平等   女性主义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肇始,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女性主义理论伴随着社会运动与女性运动几经沉浮,日趋成熟。本文将在有限的篇幅里以不同时期③西方女性主义的主要理论关切为主线,对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力图勾勒出女性主义理论大体发展的脉络,以期对中国的女性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
韩国的女性学与妇女运动
作者: 祝平燕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地位   韩国   妇女运动   问题   女性学  
描述: 女性学是以性别平等为基本理念的一个崭新的知识体系 ,它是妇女运动的产物和延伸。韩国女性学首先要挑战的对象是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和男性中心文化。近几十年来 ,在韩国妇女学学者、妇女社会活动家和韩国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父权制   女性文学批评   新启蒙   性别差异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论文尝试对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历史脉络,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简单轮廓;并力图把关于当前女性文学批评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落实为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论文首先讨论了80年代中期女性文学范畴的提出,及其历史内涵的界定与新启蒙思潮的关联;进而分析80年代后期对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视野,以及这一理论资源的引入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继而对90年代的女性文学热潮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这一热潮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个人化写作,展开了讨论.这一历史清理工作关注的核心,乃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体的重构方式
关于母系制与父权制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等级制   统治关系   伙伴关系   母系制   文化转型  
描述: 对母系制与父权制的解释,关系到我们对整个历史的解释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期望。本文列举了对母系制与父权制的种种误读,并根据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经典论述及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所记叙
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与“女性形象”批评
作者: 顾红曦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男性作家   D·H·劳伦斯   社会主义   性政治   “新批评”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女性形象”批评的批评目标及成就美国的女权主义批评自60年代起至今已发展成为各种流派,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批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激进女权主义批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批评、符号学女权主义批评、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批评、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批评、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和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等.虽然他们的批评主张各不相同,有所侧重,但总体上大都反映了
在压抑中认同、反叛和妥协—樋口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晓杏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妥协   资本主义   认同   日本女性   压抑   作品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女性肖像  
描述: 樋口一叶作为日本纸币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她不仅是日本19世纪末有着"明治紫式部"之称的优秀女作家,也是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然而,长年困苦劳顿的生活和过早凋谢的爱情之花使她饥寒交迫、身心交瘁,1896年11月23日,被病魔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权话语   后现代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情谊   突围   珍珠   女性形象   姐妹情谊   话语霸权  
描述: 话语霸权的反抗,实现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菲勒斯"(phallus,译为"阳具"),是男权的隐喻符号,他将男性的生理特征转化为社会秩序上的优越性,而利用女性生理上的"缺失"规定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肯定男性的权威,以父权制的正面价值建
< 1 2 3 ... 14 15 16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