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性爱中的女性:20年代男性小说家的物化想象
作者: 徐仲佳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作家   现代性爱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人的文学”的一个标志,女性以“人”的形象出现在1920年代的小说中。但是男性作家的女性想象,尤其是性爱问题中的女性想象,还很难挣脱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束缚,他们对女性的想象还不脱物化的窠臼。从其
面纱下的灿烂阳光——简析《灿烂千阳》中造成两女主人公不同命运的成因
作者: 郑玲玲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暴行   自我救赎   《灿烂千阳》  
描述: 女人:玛丽雅姆和莱拉的悲惨故事,讲述了她们的希望与爱,梦想与失落,挣扎与反抗,以及过去及现在阿富汗妇女所面临的痛苦和灾难。两位女主人公生活在同一个父权制社会中,她们两人都经历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
人间的天使——西方男权文化中的“正面”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董敏   来源: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天使   审美理想   女性  
描述: 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 ,强权制的父系时代确实比温婉的母系时代更进一步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男性却把占人口二分之一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对立面竭力压制其发展 ,结果造成了两性的畸形发展。具体表现为两点 :就现实生活而言 ,妇女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他者”地位 ;与之相对应 ,在西方文学中女性也只是一个被创造的物体 ,一个空洞的能指。西方男性主义文本着力塑造的“正面”女性形象大都是“天使”、淑女 ,而实际上她们只是男性审美理想的体现 ,完全远离了女性现实生存本质。
父权制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李娟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悲剧   女性形象   《呼兰河传》  
描述: 父权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女性在其统治下逐渐失去自我意识,异化成父权制的工具,维护父权统治,压迫自己的同胞。本文通过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两类女性形象,结合萧红的经历,阐释父权制下女性循环往复的悲剧命运。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辣妈正传》
作者: 张婉宜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性别刻板印象   辣妈正传   女性主义  
描述: 近些年众多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热播,塑造了大量经典的女性形象。近期播出的《辣妈正传》深刻地探讨了当代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成功塑造了两个为人妻、为人母的辣妈形象,极具研究意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女性在大众媒介作品中的形象建构、女性意识表达、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束缚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深层次审视《辣妈正传》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和所传达的意义。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愤怒的葡萄》中母性的光辉*
作者: 彭晓春   来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约翰·斯坦贝克  
描述: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著名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39年,已被誉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已被各界文学评论家从原型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及结构主义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并挖掘其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探究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真实意图。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飘》中女性悲剧
作者: 张倩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悲剧  
描述: 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飘》以南方庄园贵族小姐思嘉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南北战争给南方带来的重创及战后南方恢复的历史。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无一例外的都以悲剧命运收场。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加以分析,并对父权制的消极影响加以批判。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瓢》中女性悲剧
作者: 张倩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悲剧  
描述: 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飘》以南方庄园贵族小姐思嘉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南北战争给南方带来的重创及战后南方恢复的历史.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无一例外的都以悲剧命运收场.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加以分析,并对父权制的消极影响加以批判.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摩尔·弗兰德斯》父权制下的女性
作者: 陈晓丹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的小说之父迪福是一位主张男女平等的进步人士,这点在其代表性小说《摩尔·弗兰德斯》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部作品中,小说家迪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具有"鲁滨逊式冒险精神"的进步女性形象,这位主人公所遭遇的的不幸是英国资产上升时期女性地位低微的最好证明,基于这部小说在描写妇女观时继承了父权意识的现状,本文从其创作背景入手,结合文学发展具体论述文学对女性主义的应用,从女性的视角对《摩尔·弗兰德斯》父权观念下的女性进行了解读。
从他者到主体——论《荆棘之城》中莫德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黄漫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主体   他者   主体意识  
描述: 女性在父权文化中被视为他者。当代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在《荆棘之城》中塑造的女主人公莫德生活在女性地位低下的维多利亚时代,但她却试图从精神、身体、经济等方面挣脱父权文化的束缚,努力摆脱他者地位并构建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此外,莫德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作家们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她选择了同性恋情并最后走上书写女性身体和欲望的写作道路,这使得她的主体意识具有了现代性特点。
< 1 2 3 4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