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身份】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双重“他者”身份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兰秀娟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文化身份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作为新移民作家的严歌苓,其中美双重文化身份背景使她更能够深刻地将两重文化的碰撞在她的作品中展现出来。其次,作为女性作家的严歌苓,其作品中展示出了形形色色的华裔女性形象,这些华人女性在白人文化中被“边缘化”,在男权社会中又被排挤,她们在夹缝中努力构建着自己的华裔身份以及作为女性的话语权。本文着眼于研究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女性在西方霸权主义与父权制社会的多重话语霸权下的挣扎与抗争,为新一代华裔女性移民探索构建身份之道。
-
后殖民语境下构建中国文化身份
-
作者:
张树艳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后殖民主义
构建
-
描述:
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为研究手段,以三位流散作家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的作品为例,通过分析三位作家的文化立场与作品选题来研究他们的文化身份焦虑;通过分析作品艺术手法上的中国特征来研究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方式;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作品中树立的中国女性形象来研究他们的中国文化身份。构建方式:"他者"认同、文化身份主体阐释书写、"混杂"改写三种方式。三位作家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构建文化身份,破除了东方主义话语,同时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从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象群演变看其身份书写
-
作者:
冉春芳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严歌苓
意象群
-
描述:
严歌苓将女性追寻个体自由与主体性解放的人生意义这一主题通过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出来。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类型学方法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色分析方法,通过梳理严歌苓小说中"意象群"中各个系列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推导出严歌苓追求(建构)文化身份的演变进程,以阐明严歌苓作为女性作家和新移民作家重构文化身份的意义。
-
从守望到寻根
-
作者:
胡春梅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移民
女性文化
-
描述:
本文以张翎的小说《金山》中几代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身份的视角探讨中西两种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揭示出女性命运的演变来源于移民不同的文化处境与文化身份,勾勒出海外移民的发展史。这也是《金山》对于女性关注与海外移民研究的价值所在。
-
颠覆与重塑:汤亭亭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
-
作者:
唐洁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汤亭亭
女勇士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主流文化中存在的华人刻板形象严重阻碍了华人自身的发展.因此,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把抗衡主流话语中对华人形象的规约性描述作为其写作的重要宗旨.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以华裔为背景,以女性为主题,重塑了融合男女性格优势的女勇士形象.
-
论彼得·凯里在《奥斯卡与露辛达》中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的重建
-
作者:
姚笑寒
苗艳菲
来源:
学问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后殖民主义
《奥斯卡与露辛迭》
重建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使澳大利亚的作家们再次审视过去,重新书写被帝国歪曲的民族历史,彼得。凯里就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奥斯卡与露辛达》还原了被帝国颠覆的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真实塑造了土著人的形象和露辛迭这位具有女权思想的女性形象,重建了真实的历史。
-
《红线》中的女性人物刻画分析
-
作者:
郑小娟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红线》
混杂性
女性人物
-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小说《红线》,以《浮生六记》为文学背景,以佛教轮回转世的思想为基奠,描写了一段一位澳大利亚女性鲁丝来到中国以后,与沈复灵续写前世姻缘的爱情故事。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出发,对周思笔下的鲁丝与韩两位女性人物的描写作了简要分析,并研究了从文中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上体现的中澳文化的混杂性。
-
述说自己的故事——论澳大利亚土著女性传记
-
作者:
方红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
文化身份
土著女性传记
颠覆
-
描述:
澳大利亚土著女性传记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解构了白人传记的叙事策略和叙事传统,颠覆了殖民地官方历史及霸权话语,而且在凸现澳大利亚文学的后殖民性、重塑土著文化身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
《红线》中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
-
作者:
王静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女主人公
杂糅性
-
描述:
在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作品《红线》中,女主人公鲁丝的文化身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杂糅性:她是位地道的澳大利亚女性,但非常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到中国与沈复灵相识后,受启于佛教转世轮回的思想,与沈一道成为《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转世,在今生续写了两人未了的爱恋。从杂糅性的概念、杂糅视角的特征,以及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启示来分析鲁丝的生存状态发现,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中澳文化的平等对话,而无所谓到底谁是主流秩序。
-
跨文化视角下20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文化身份探究
-
作者:
马阿婷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华裔女性文学
跨文化
-
描述:
通过分析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身份,以及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阐述在美国社会中,少数族裔艰难的文化身份认同之路。对在美国生活的华裔女性作家来说,中国文化始终是她们精神的皈依之处,是她们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