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拯救与文学——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
作者: 杨攀攀   梁晶晶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难   宗教   女性形象   许地山   拯救  
描述: 许地山在五四新文学发展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着为人生的理想,借助宗教救苦救难的羽翼,使其成为五四时期比较另类的作家。他的小说有很大一部分是抒写女性苦难的,本文便是以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视角,从中探讨其艺术观和人生观。
想象的她者——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龚新琼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电视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电视广告以浓墨重彩书写着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概而言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其表现特点为: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多集中在年龄、相貌、身材占优势的女性身上;电视广告将女性与广告商品类型进行概念化定型;电视广告通常夸张和放大了女性的外在性特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内涵相对缺失。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建构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固化和加深既有社会性别定型;广告竞争同质化;广告观众审美疲劳。
困惑 痛苦 挣扎——方方近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陈娟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惨命运   反叛   女性意识   方方  
描述: 方方近期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生活中女性严酷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女性心灵深处的困惑、痛苦与挣扎,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从侧面反映了男权社会重压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由她者到我们之一——从《她的城》看池莉笔下的女性书写
作者: 刘骁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学   聚焦   池莉   女性意识   《她的城》  
描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池莉在写作中就开始了对女性命运的不断思考,关注她们的生存状况,并以单一视角的线性叙事方式创作了一系列被认为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小说,这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挑战男性中心地位。而在《她的城》的创作中,池莉创造性地塑造了两位同样重要的女主角,并运用双重聚焦的方式将小说的中心放在了对人物关系的展现之上,也由此使小说脱离了作家一贯使用的独白模式而走向了诉诸主体性的对话之中。
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苔丝的形象
作者: 潘莹莺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权主义   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父权意识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力作。本文主要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分析苔丝形象,并通过对女权主义的兴起、发展历程的研究,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广泛兴起的女权运动对当时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哈代笔下的苔丝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权主义意识的特点。同时哈代透过其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传统道德的弊端与父权意识形态下,女性的低下地位与不公平待遇,也借助苔丝的反抗,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勤劳勇敢、独立自强、具有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形象。
从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象群演变看其身份书写
作者: 冉春芳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严歌苓   意象群  
描述: 严歌苓将女性追寻个体自由与主体性解放的人生意义这一主题通过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出来。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类型学方法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色分析方法,通过梳理严歌苓小说中"意象群"中各个系列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推导出严歌苓追求(建构)文化身份的演变进程,以阐明严歌苓作为女性作家和新移民作家重构文化身份的意义。
美国妇女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刍议
作者: 阮航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观   妇女文学   新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  
描述: 美国妇女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刍议
从女性作家到女性主义作家——壮族作家黄夏斯榕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林进桃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黄夏斯榕   女性主义作家  
描述: 从女性作家发展成女性主义作家,壮族作家黄夏斯榕的小说呈现出清晰的演变脉络:从写女性到女性主义视角的自觉运用;小说人物的变化,包括女性形象的变化和两性关系的变化等。女性从完全依附男性,到依靠男性指导即“被救”,再到独立自主即“自救”,乃至救同胞,救男性,女性不断地与男权社会抗争着,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愚昧时代扭曲的灵魂——论《芙蓉镇》中的李国香
作者: 农莉芳   李蔚松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国香   愚昧时代   《芙蓉镇》   扭曲的灵魂  
描述: 《芙蓉镇》的成就无疑是突出的,古华在小说中以浮雕式的人物构建法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而其中以阴鸷歹毒的风派人物李国香这个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从她的性格形成以及命运的沉浮中,人们看清了极“左”路线是如何伤害和扭曲着人们的灵魂,如何轻视人、蔑视人、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荒唐年代里悲剧的实质。
张爱玲与谭恩美作品中母亲形象比较
作者: 赵磊岩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母亲   女性  
描述: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倍受关注的女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抒写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她对女性性别群体中的母亲形象赋予的全新阐释尤为特别,更彰显出其女性意识之不同。谭恩美是一位颇具影响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她创作中的母亲形象为文坛所注目。这两位女作家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塑造出的母亲形象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法父权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由此生发出的母女间的冲突也都纠缠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着意于探讨在这两位女作家笔下,中国传统文化与母亲形象的关系、母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女儿展示出的“魔鬼”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