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53 条
-
女性学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问题
-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方法论
女性学
唯物史观
-
描述:
我国女性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在传统学科女性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伴随着女性学知识与理论系统的不断完善,女性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不断推进,初步呈现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和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的两种探索模式,并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
发展女性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作者:
张明芸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教育
高等教育
女性学
-
描述:
文章通过对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意义的分析,阐述了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开展女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总结该校女性学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及推进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
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本土经验与解读:以上海政法学院女性课程为例
-
作者:
陈晓敏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课程建设
女性学
女性
-
描述:
本文以上海政法学院女性课程为样本,对女性学课程建设进行解读,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发展脉络、师资队伍建设、知识传授与价值认同等三个方面。
-
整合独创,返本开新——评《女性学概论》
-
作者:
杨俊蕾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女性研究
女性学
《女性学概论》
-
描述:
整合独创,返本开新——评《女性学概论》
-
关于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思考
-
作者:
赵树勤
张晓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女性学
思考
-
描述:
近20年中国大陆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以下特征:课程名称、内涵由女性研究为主转变为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共存;课程设置的层次普遍趋低;课程内容逐渐偏向非学科化。这些变化为女性学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一变化进行辩证考察和深入探讨,既可为女性学学科化建设提供更多科学参照,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女性自身发展的需求。
-
对我国女性学学科化建设的思考
-
作者:
王蕾蕾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学科化
性别平等
-
描述:
我国女性学的学科化对构建人类社会更加全面、科学的知识体系 ,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树行性别意识、促进性别平等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 ,迫切需要扫清学科化道路上的诸多障碍 ,设置专门机构 ,争取人力、财力支持 ,将女性学纳入我国教育体制 ,清理和总结以往女性研究成果 ,吸收、借鉴西方女性学优秀成果 ,将理论研究与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 ,构建我国女性学科学体系 ,加快学科化建设步伐
-
试论创建女性学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作者:
啜大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女性学
女性素质
-
描述:
女性学是一门本世纪中期兴起的关于女性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系统的独立学科。它是世界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发展妇女运动和深化中国女性研究的客观要求;它是唤醒女性觉悟,提高女性素质,推进男女平等进程的有效途径
-
韩国女性学的发展及其对女性教育的推进
-
作者:
吴金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教育
妇女运动
女性学
-
描述:
韩国作为亚洲较早对女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国家之一,对女性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韩国女性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韩国女性教育的状况,从而极大地推动着韩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并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参与程度和社会地位。
-
“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女性学思考
-
作者:
叶文振
来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独二胎
生育政策
女性学
-
描述:
2013年11月中央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生育政策,这是我国人口领域的一件大事。文章从女性学的学术视角出发,分析“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出台的主要依据,探讨二胎生育可能给女性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性别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缺乏社会性别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决策过程,往往会忽视公共政策可能产生不同的性别效应;人口回应低于政策预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城镇已婚妇女在家庭生育决策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她们又有着比丈夫更多的生育二胎的性别忧虑。
-
“女性学”课程教育与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
作者:
王新婷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价值观培育
女大学生
-
描述:
作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当代女大学生,她们的价值观如何事关重大。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开设高校"女性学"专门课程,是一条实施女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在"女性学"课堂上,我们通过女性主义基本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的教育和传播,为女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提供理论基石;还通过"女性与审美"、"女性与婚恋"、"女性与职业"等专题教学,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处理好"自我与婚恋"、"职业与家庭"等关系,最大程度实现她们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