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红楼梦》与20世纪家族叙事文学
作者: 张晓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受与影响   家族叙事   红楼梦  
描述: 20世纪家族叙事文学与《红楼梦》存在广泛、内在而又深刻的渊源关系,鉴于研究者多从单个作家作品出发考证二者的联系,本文试图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20世纪家族叙事文学接受《红楼梦》影响的情况进行宏观梳理,以此来探讨接受主体在具体的历史的语境中创造性地接受《红楼梦》影响的过程,解析家族文学创作在接受影响时呈现出的文化心理内涵、审美倾向和叙事艺术特征。 据此,文章分为六部分: 引言:从20世纪文学创作接受传统文学影响的大背景出发,指出家族叙事文学与《红楼梦》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从家
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很有必要
作者: 赵树勤   张晓辉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课程   性别歧视   学科化课程   高校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女性学课程被陆续推上我国高校讲台。女性学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名称和内涵由以女性研究为主渐变成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并存,反映了女性学研究立场和视角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最初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基本上属于各学科中的女性分支学科,这个阶段开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向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宣战,以改变男女学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定型。90年代后期,学术界中使用“社会性别”来替代“女性”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十分明确的女性学课程被冠以社会性别、性别诸类标签。“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
关于我国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思考
作者: 赵树勤   张晓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女性学   思考  
描述: 近20年中国大陆高校女性学课程设置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以下特征:课程名称、内涵由女性研究为主转变为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共存;课程设置的层次普遍趋低;课程内容逐渐偏向非学科化。这些变化为女性学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一变化进行辩证考察和深入探讨,既可为女性学学科化建设提供更多科学参照,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女性自身发展的需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