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上海屋檐下——从三位女作家看“海派”女性文学的魅力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作家   上海   王安忆   魅力   “海派”   作品   女性文学   屋檐   小说  
描述: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便感觉出她那独特的“风味”.她那种关注于女性命运的亲切和执著于日常小事的贴已,让人平生出一份生命的情趣.再研究张爱玲的小说,又疑惑许多评论者把张的作品标榜为早期的“正统海派文学”,是否恰是因了这份“亲切”和.“贴己”呢?这份疑惑终于被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解释了:“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流言·到底是上海人》)以“上海人”的观点来写文,
多姿多彩的“思想表情”──关于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的一次鸟瞰
作者: 盛英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男权文化   女作家   爱情小说   作家作品   爱情题材   中国当代   动物小说   女性文学   《预约死亡》  
描述: 多姿多彩的“思想表情”──关于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的一次鸟瞰
化丑为美:变态心理在女性“私语化”创作中的审美品格
作者: 高鸿萍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物特性   女作家   美学规范   蒋孔阳   文学艺术   女性写作   化丑为美   女性文学   重要范畴   审丑意识  
描述: 丑是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可以说丑是与美相对立的美学范畴,它表现为歪曲人的本质力量,违背人的目的、需要的畸形、片面,令人不快的事物特性。蒋孔阳先生说过: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始艺术和现代主
两个各殊风貌的小说世界-台湾“闺秀文学”与大陆“女性文学”的思维比较
作者: 艾斐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文学群体   女作家   大陆   现实生活   思维方式   现代派   小说世界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描述: 文学发展的现实态势,使大陆女作家和台湾女作家,在各自的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呈现出歧异的思维方式。这种歧异的思维方式,不仅折射了两种不同的文学背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心态,而且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品格
她们执著于真善美的追求: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一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女性作家   真善美   女作家   年代   张洁   执著   女性文学   善与美   铁凝  
描述: 真、善、美,作为判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之一,历来是作家、尤其是女作家执著而共同的一种艺术追求。女性所固有的比男性更持久的爱心、同情心和总是喜欢寻梦的心,驱使着女作家们执著地追寻和讴歌真善美。80年代
从控诉、抗争到人格的重建——当代台湾女性文学历程考察
作者: 黄丽梅   来源: 台湾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当代台湾   女性化   “新女性”   台湾女性文学   性别角色  
描述: 从控诉、抗争到人格的重建——当代台湾女性文学历程考察黄丽梅*女性命运向来是社会变革和社会思潮更迭的直接投影,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也正是人类对自身最原始的生存之根的思考,因而它历来为关心人类命运的作家所重视。但是,女性文学的产生却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女性文学批评模式的建构——兼评《中国现代女作家论》
作者: 胡彦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批评模式   女作家   作家论   创作研究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   审美价值  
描述: 理性认识与确认,给文学理论和批评界以极大冲击,研究者们的审美视野得到了拓展,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女性文学的研究以前一直是个十分冷清甚至荒芜的园地,据笔者所知,对中国古代女作家的创作作系统研究的专著只有胡云翼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下)
作者: 陈瑶   来源: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陈染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自审意识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林白、陈染是90年代女性写作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虽然他们的创作起步于八十年代末期。与80年代女作家相比,她们更执着于女性生命的真实,自觉地与男权文化中心话语疏离,坚持以女性话语方式抒写对女性命运的终极关怀,个人化写作是她们的鲜明的特点,个人体验和命运的抒写
当代文坛"她"盛宴
作者: 王怀周   袁玉梅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倦   风景   女作家   模特   出世   演员   与非   文字   说教小说   当代文坛  
描述: 可以当模特;长得漂亮可以当演员;会写字,那简直不得了,配上写真集就可以当美女作家啦! 这与美国19世纪中叶由于女作家的感伤说教小说泛滥成灾,而引致的男作家那句咒骂"该死的、舞文弄墨的女人"真是如出一辙。
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大女作家
作者: 周国忠   魏献策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明   问鼎   女作家   艺术作品   诺贝尔奖   意识觉醒   女性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大女作家
< 1 2 3 ... 42 43 44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