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桃花依旧 话剧《人面桃花》创作后记
作者: 洪靖慧   来源: 剧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结局   桃花源   中国封建社会   创作   话剧   知识女性形象   小说   本意   土壤  
描述: 创作话剧《人面桃花》,源自对原小说的痴迷喜爱。小说的女主人公陆秀米,是非常美好、难得纯粹(尤其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很难产生)的女性。我创作剧本的本意,是想在舞台上出现这样一个特别的知识女性形象。
人生就是悲凉与欢欣:对话迟子建
作者: 张倩   来源: 江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鸦   张倩   女性作家   额尔古纳河   写作过程   鼠疫   创作   作品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一张倩:《白雪乌鸦》新近热销,读者普遍评价很高,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去描述这部作品,你会如何概括?迟子建:任何一部作品,都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只能说,能够用一个鼠疫事件,建构百年前的
阿特米西亚的愤怒:欧洲女性主义艺术探源
作者: 刘丽荣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十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作品   苏珊娜   西亚   创作   女性形象   卡拉瓦乔   女性美学  
描述: 西方女性艺术史可以被看作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妇女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建筑在社会历史方法论,即所谓新艺术史的基础上。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的论文,确立了女性艺术史独立的研究方向。与女性主义运动最初感情的、个人的、主观的、甚至激进的色彩不同,女性艺术史从一开始就强调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历史分析。女性艺术史以阐述女性对艺术的贡献为己任,研究范畴主要在于:
在通俗写作的跑道上滑行
作者: 李牧雨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女性世界   纯文学   滑行   张欣   写作   创作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初登文坛以来,张欣就一直以不温不火的状态锲而不舍地走在中国南方文坛的前沿,同时保持着惊人的创作力。进入新世纪,张欣的创作突然峰回路转,其作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小说而影视
优游的佳丽: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
作者: 李湜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册   雍正   人物画   创作   清代宫廷   乾隆朝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仕女画   乾隆皇帝  
描述: 以女性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人物画通称"仕女画",尽管在仕女画中出现的并不一定都是佳丽美女,但人们还是习惯将仕女画称为"美人画"。雍正、乾隆两朝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月曼清游图》册,可谓是清代宫廷美人画的代表作。
从温柔的再现到倔强的反叛:浅析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的后现代转向
作者: 刘巍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现代女性主义   摄影作品   再现   后现代转向   大众传媒   创作   女性形象   电影导演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辛迪·舍曼的艺术极具独创性,她用电影语言诠释着摄影艺术。这位将摄影家、演员、电影导演、设计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及灯光专家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艺术家,她最初的成名作以自己作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索各种表现的转换。从《无题电影剧照》到《历史的肖像》再到她自己拍摄电影所衍生的新作
德·库宁的绘画人生
作者: 于涛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画   艺术生涯   艺术家   作品主题   早期作品   创作   绘画   女性形象   调色板   洛可可  
描述: 威廉·德·库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纽约现代博物馆近期对他长达70多年的艺术生涯进行了全面回顾,囊括了他1926年移居美国之前在荷兰创作的早期作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少量的晚期
威廉·德·库宁 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者
作者: 陈瑶   MoMA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灵魂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抽象表现主义   创作   克莱因   作品   女性形象   超现实主义  
描述: 近期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德·库宁回顾展(De kooning:ARetrospective)是对德·库宁近七十年艺术创作的梳理和总结。展览将MoMA整个六层的空间填充得满满当当,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作品完整的呈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多产的创作历程。
谈温庭筠词的女性化品格
作者: 程芳萍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品格   花间鼻祖   发展历程   描写   温庭筠词   花间词   女性化   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温庭筠是《花间词》的一个重要作者,有“花间鼻祖”之称,在词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词人。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致力于词的创作的文人,对于他的词历来也有很高的评价。如果我们仔细去读他的词,就会发现其内
李白对文化的创新与突破:从李白诗歌明月意象谈起
作者: 柯志芳   来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意象   闺怨诗   李白诗歌   春江花月夜   创作   突破   女性文化   组合方式   意象群   创新  
描述: 明月是李白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据杨义统计,在李白1166首诗歌中,出现“月”字达503次。这些频繁出现的“明月”饱含着女性文化的光辉,以各种方式组成一幅幅奇幻飘逸的意象群,表现了诗人个性中温婉深长的一面。其中也潜隐着对文化的独特品味与创新。 “月”这一概念伴随着中国原始文化的诞生而出现,其真正走进诗人的视野并迅速成为重要的文学意象,则从《诗经》开始,而且它一出现,就带上鲜艳的女性色彩。《诗经·陈风·月出》唱道: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