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阿特米西亚的愤怒:欧洲女性主义艺术探源
作者: 刘丽荣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十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作品   苏珊娜   西亚   创作   女性形象   卡拉瓦乔   女性美学  
描述: 西方女性艺术史可以被看作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妇女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建筑在社会历史方法论,即所谓新艺术史的基础上。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的论文,确立了女性艺术史独立的研究方向。与女性主义运动最初感情的、个人的、主观的、甚至激进的色彩不同,女性艺术史从一开始就强调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历史分析。女性艺术史以阐述女性对艺术的贡献为己任,研究范畴主要在于:
对女性图像的解读与比较: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与琳达·诺克林的《女性、艺术与权力》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不平等   权力   观察者   女性意象   苏珊娜   社会学   图像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1972)是文化研究中一部突破性的著作,该书是基于BBC的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的,伯格在书中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讨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与政冶、女性、资本、财富等内容。他的观点在西方影响强烈,其中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的性别关系,是伯格对美术经典的一个革命性阐释。另一本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女性、艺术与权力》是女性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自1971年来的20年的论文集,本书是性别与艺术研究的开路先锋,通过对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视
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赵倩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伯爵夫人   威尔第   咪咪   阿米娜   莫扎特   贝利尼   意大利歌剧   吉尔塔   唐尼采蒂   咏叹调   普契尼   托斯卡   苏珊娜   喜歌剧   罗西尼   罗西娜   正歌剧   女性  
描述: 本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意大利歌剧中女性角色为线索理出一条主线,对每一时期主要的意大利歌剧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有重点的介绍,对当时女性角色加以总结概括,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女性形象的特点。在摆出论点,探讨结论的同时,将分析的立足点放在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上,以此作为论据,从而从音乐本体的角度理解作曲家塑造的女性人物性格,更好的体会每个时期女性形象的特点。正文结构: 历史时期为序,分阶段探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