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
作者:
郑璞
来源:
文史博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利
张爱玲
男性形象
懦弱
自私
-
描述:
张爱玲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内心懦弱、自私、功利的男性形象,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神话”。
-
女性学学科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女性教育
-
作者:
郑晓瑛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学学科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女性教育
-
关于母性的不同叙事——现、当代女性小说的一种解读
-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认
母性
女性文学
性别
-
描述:
关于母性叙事的研究,源于对性别意义的深层思考。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母性注入了相近而又相异的文化语义,当母性话题由女性自我来言说时,便具有了自我性别指认上的努力及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
女性诗歌:解放的幻梦
-
作者:
郑敏
来源:
诗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十年代
女诗人
妇女
女权主义
七十年
女性诗歌
西方女权运动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
描述:
女性诗歌是一个边缘模糊的名词。如果强调女诗人的特有心态与敏感,那么女性诗歌自古有之,它的年龄和诗歌本身一样长。希腊的萨福和中国的无名萨福都留下了她们的痕迹。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女权运动又赋予女性诗歌以显著的时代血液。这类诗歌主要是女权运动的战歌,它呼喊出男性中心文化中妇女的苦闷、寂寞和愤怒,又
-
新时期女性角色意识的衍变
-
作者:
郑大群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自我迷失
新时期
男权文化
角色形象
女性角色
女性自我
“五四”女性文学
角色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即“次性”、即“他者”的角色意识自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这一“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以来①,一直成为强大的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角色定位。两千多年以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封建社会,“三从”、“四德”、“贞专”、“柔顺”的封建伦理又把女人异化成“物”,女...
-
冷战后期英国女性主义诗歌一瞥
-
作者:
郑超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罗大众
反越战运动
女权运动
生存威胁
女诗人
女性悲剧
纳特
私人生活
女性主义
民权运动
-
描述:
一、背景回眸要谈女性文学,必先谈女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各种不平等现象,感到生存威胁的普罗大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与东方反帝反殖的斗争遥相呼应。女权运动就是其中的一个强劲的音符。当时,西方女权运动将斗争目标集中在争取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方面,而且与当时的反越战运动、学生运动以及主要发生在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结合得十分紧密。一时游行示威,静坐请愿,闹得纷纷扬
-
孤独的生存体验 执著的精神追求——陈染创作论
-
作者:
郑崇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死亡
执著
-
描述:
陈染是当代文学中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女作家 ,她以自己大量的文本执著地探求着女性特殊的心理经验 ,体现了明显的现代性色彩 ,为 2 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本文试图通过对陈染文本的整体性解读 ,揭示陈染创作的独特性以及为女性文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
《红楼梦》英译本中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抱怨策略—语用学分析
-
作者:
郑赛芬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地位
抱怨
译例
对比分析
-
描述:
本文对《红楼梦》两大主要译本——杨宪益译本及霍克斯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红楼梦》两大主要女性角色——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抱怨言语行为,分析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本文用Concordancer这一词频统计软件对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抱怨言语进行数据统计,从语义成分,句法词汇手段和话语手段三个方面对统计结果进行语用分析,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直接分析抱怨语本身,这三个方面直接体现主人公的抱怨策略及遣词造句特征。抱怨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地位,社会权力及社会距离等变量的影响,其中社会地位的影响最大,所以本文从三个层
-
突破与固守
-
作者:
郑欢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侦探小说
人物塑造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和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英国侦探小说界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鲜明的性别意识。探讨他们的性别意识能够有助于加深对他们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论文首先对女性主义的发展作了一个概括性的综述。然后着重分析了两位作家通过人物塑造所反映出的性别意识。道尔固守着父权制社会男性作家的创作特点,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均是男性人物的附属;而他笔下的福尔摩斯则是虽具有英雄气质、学识渊博但却轻视女性。道尔对女性的歧视性描写和对男性
-
澎湖县国民中学教师个人玩兴与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之相关研究
-
作者:
郑仰芳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典型相关
教师个人玩兴
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
-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讨澎湖县国中教师个人玩兴与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之关系。研究方法采问卷调查法,以普查方式调查102学年度澎湖县国中教师,总计发放304份问卷,实际回收286份,回收率94.08%。蒐集的资料分别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考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与典型相关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获致以下结论:一、澎湖县国中教师倾向认为其个人具有玩兴,特别是能主动分享想法、营造轻松气氛,惟会较在意他人看法,因而在享受工作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澎湖县国中教师大致倾向拥有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进行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