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萍】搜索到相关结果 575 条
-
《我的安东妮亚》中威拉·凯瑟的双重态度:父权意识和女权实践
-
作者:
化为萍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我的安东妮亚》
父权文化
自传式人物
双重性
女权思想
-
描述:
威拉·凯瑟是美国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一位女作家,以描写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见称。她的语言清新简练,感情深厚质朴,寓意丰富,她作品中所刻画的拓荒女性在美国文学史上更是独树一帜。凯瑟的小说《我的安东妮亚》自1918年出版以来,批评家们从多种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评论。其中,有些评论家认为凯瑟塑造的女性人物安东妮亚和男性人物吉姆·伯登,体现了她的女权思想;另外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凯瑟一向遵循男性书写传统,并将她视为反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讨论威拉·凯瑟如何看待性别身份方面,批评家们更是众说纷纭。本论文作者认
-
走进悲剧 感受壮美
-
作者:
李锦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悲剧
教学实施
审美价值
-
描述:
欣赏悲剧的终极目的不是使人伤心流泪,而是使人在悲痛中振作,化悲痛为力量,净化心灵,升华灵魂,进而产生快感。
悲剧的本质就是创造崇高,悲剧的审美效应就是唤起人们的崇高感。
本文运用美学中的悲剧理论,针对当今中学生中的人格缺陷和社会对审美教育的召唤,结合教育理论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中学语文教材入手,利用教材里众多女性人物形象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悲剧性命运,试图阐释怎样引领学生去感知作品中的悲剧形象,体会作品中作者借助人物形象所传达的情感,发现蕴藏在悲剧人物身上的人格力量,利用悲剧展
-
论《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论和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曹秀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拉姆齐夫人
小说主题
小说创作
女权主义
双性同体论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上个世纪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式女作家。她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是为了纪念已故的父亲母亲而创作的一部家庭回忆录式小说。本论文试图从“双性同体论”和“女权主义”的视角来探讨这部小说。 双性同体论是伍尔夫在其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即,两性之间的合作是最完美的;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脑子应该保持半雌半雄状态,才富有创造性。双性同体论的观点多被评论家们应用于研究伍尔夫以阴阳转换为主题的小说《奥兰多》。本文则将这一观点用于探讨《到灯塔去》中的两位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莉莉。通过具
-
本真路上: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本真理想
-
作者:
熊红萍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常人
处身状态
本真
-
描述:
本文通过研究三部文学作品中三个人物由沉沦走向本真的历程来说明并评析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本真理想。 本真是由海德格尔引入存在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本真是人们在世的一种状态,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囿于“常人”束缚的澄明之境。相反,非本真是指人们被“常人”牵着鼻子走,并进而丧失自己的处身状态。 本真这一概念并非始发于海德格尔。追本溯源,西方哲学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对其有所涉及,有所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群激进的思想家则大大丰富了本真理想,将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
传统祭坛上的牺牲
-
作者:
高丽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托马斯·哈代
女权主义
困境
《德伯家的苔丝》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性(sex)与性别(gender)的问题,以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方式和态度得到讨论,越来越多的作家谴责双重标准、利益婚姻和男人至上的父权思想。但这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时代,妇女的贞洁、温柔、美貌、自我牺牲与顺从等所谓的女性气质仍被推崇备至。
托马斯·哈代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处于维多利亚时代,时代特征决定了哈代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女性传统的依附性的经济地位和从属性的社会地位造成
-
论具体语境下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大乘佛教的挑战》的翻译实践为中心
-
作者:
李雨萍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术文本
语境
翻译策略
-
描述: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所使用的翻译文本是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大乘佛教的挑战”系列丛书的第七本,译名为《大乘佛教的挑战(7)为了创造女性的世纪②——人权、教育、健康》(论文副标题以及以下皆简称为《大乘佛教的挑战》)。该文本由本人翻译、南京大学赵仲明老师校译,即将于中国香港出版发行。接受到翻译该文本的委托后,笔者对该文本的具体内容做了初步了解。该翻译文本属于学术文本的范畴,是一部论文与短评的合集,执笔者为隶属东洋哲学研究所“佛教与社会——女性、和平、人权”项目的女性研究员们,她们从女性的视点出发,围绕“人权
-
GAPDH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及过表达突变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
-
作者:
张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过表达
基因多态性
rs1136666
氧化应激
帕金森病
NCAPD2
鱼藤酮
GAPDH
SNaPshot
基因突变
-
描述:
第一部分帕金森病基因多态性研究第一节GAPDH基因多态性与PD关联分析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GAPDH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并探讨GAPDH基因与PD发病风险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65例原发性PD患者和性别、年龄匹配的269例正常人外周血,采用外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采用SNaPshot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并分析结果。结果:所测GAPDH基因中其5’非编码区点rs1136666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相关。其中G为保护碱基,且此点男性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性,而
-
大众媒介领域女性性别身份的建构及其解构策略
-
作者:
盛莉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大众媒介
性别
-
描述:
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在生物决定论和二元体系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性别理论从社会建构性别的立场出发,对传统的性别观念展开了批判。社会性别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领域仍然是非常明显的男性优势领域,大众媒介与社会观念和事实密切相关的现状,支持、加剧并再现了等级社会文化中的社会性别的分离以及对女性的性别偏见。在中国以1995年世妇会的召开为契机,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开始得到发展,但无论从研究总量还是研究深度而言还是相当有限,研究成果也很单薄,且未能形成体系。女性与媒介的关系在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领域仍属于边缘性课题。
-
牵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诺在婚姻中的变化
-
作者:
陈富萍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深度访谈
婚姻稳定
婚姻维系
婚姻承诺
-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已婚女性的婚姻承諾概念,及其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歷程。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訪問四位婚齡15年以上,年齡介於39-54歲之間,且育有子女之初婚女性。 研究發現30-50年代女性所覺知的婚姻承諾概念分為二個面向:一是受傳統文化及婚姻觀影響之具道德義務感的「角色責任與義務承諾」,其內涵包含養兒育女、照顧先生、孝敬公婆及經營家庭的承諾,其中又以對子女的角色責任與義務為女性堅守婚姻承諾最主要的牽繫力量;二是基於個人情感需求的承諾,包含夫妻間的愛與親密情感、及夫妻一體、患難與共的
-
浙江省海盐县“城乡一体新社区”妇女组织发展研究
-
作者:
丁丽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三部门管理
发展策略
城乡一体新社区
妇女组织
-
描述: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实现非农转移就业,大量农村人口向现代新市镇、城乡一体新社区集聚,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传统的组织体系、治理结构已被打破。农村妇女原先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各户散居,转变为以“城乡一体新社区”为单位的跨组、跨村甚至跨镇集聚,原先一个村或组的妇女也根据不同选择居住到不同的新社区或新市镇。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海盐县“城乡一体新社区”妇女组织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会结构变革对妇女组织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文中通过分析得出,由于“
<
1
2
3
...
38
39
40
...
56
57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