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以河南宇县为例(1900-2008)
作者: 杨翠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农村妇女   国家建构   妇女组织   政治吸纳  
描述: 本文将研究个案--河南省宇县置于20世纪以来中国宏观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出发,梳理和分析了百年来国家吸纳和组织农村妇女的过程、机制和困境,考察并厘清妇女参与的起步、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间的内在逻辑。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导言、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三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了国家采取的吸纳策略的历史变迁,即国家是基于什么理念,采取哪些制度、法律和政策将远离政治的农村妇女吸纳到政治过程中来。文章以宇县的解放和改革开
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
作者: 杨翠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参与   社会性别   村委会选举   农村妇女  
描述: 村委会选举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推行后,给农村妇女的参政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村妇女不再听令于组织的意图安排,而是同男性一样接受竞争的洗礼,民意成了裁决她们去留的标准。本文以河南省M县为研究区域,以曹村为个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村委会选举推行后,妇女的参政状况予以研究。 在现行的村落环境下,男女间拥有的资源不对等,在面临竞争时,男性势必会利用自身的强者优势,侵犯女性的权利。而女性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无力发挥应有能力,在同男性竞争时难免处于弱势地位,选举在某种程度
以女性文学传统书写
作者: 唐恩萍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述学   女性身份   女性文学传统   双层叙事结构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最主要的设计师之一。伍尔夫综合传统与创新,在小说技巧,特别是叙事技巧方面勇于创新;她关注女性,倡导建立女性自己的传统,堪称女性主义文学先锋。本文结合叙述学理论——特别是苏珊·兰瑟的作者型声音——和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是伊莱恩·肖瓦特的妇女批评和朱莉娅·克里斯蒂瓦的符号界理论——,从女性文学传统方面探讨伍尔夫最具意识流特色的小说《达洛卫夫人》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通过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以断裂的双层叙事结构为经,分裂的人物
凯特·肖邦《觉醒》中埃德娜婚恋悲剧的根源
作者: 田淑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   觉醒   本我   超我  
描述: 凯特·肖邦被现代评论家认为是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的先驱。她的作品被认为远远超越她所处的时代。其作品多以婚姻﹑母性﹑独立﹑激情﹑生与死为主题。其中她特别关心的主题:女性的性欲,以及女性的个性化和传统对女性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为她所处的年代的意识形态所不容,然而却引起了现代人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关注。《觉醒》是凯特·肖邦最著名的作品。自发表以来,该小说就因其对女主人公埃德娜的婚外恋情的描写,以及肖邦对她的态度是同情和欣赏而不是批判和惩罚,而成为争论的热点和众矢之的。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认
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叙事研究
作者: 杨萍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叙事轨迹   70后女作家   叙事转变   叙事意义  
描述: 70后女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是二十世纪末到新世纪初的一个独特的文学镜像。她们以颇受争议的写作姿态和文学实绩向中国当代文学史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生成状态、发展变化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走向。自70后女作家登上文坛以来,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就从未停止过对其的追踪与研究。反观学界的研究成果,在文化研究、文学史界定、文本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入,但在叙事学研究方面仍存在着可以继续的空间。本论文主要以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基础,以叙事学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从叙事轨迹、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形态的转变方面对其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Nominal Metaphors for Women from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作者: 杨容萍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联理论   隐喻的本作获描与性质   题词性女性隐喻   隐喻理本的三个步骤  
描述: 隐喻(本文及广义的隐喻说义,论括注喻、隐喻、分比题象征)历来本我个本很多领域都备受本注的话题,论性质题本作获描本当代隐喻本本的核心。隐喻本本的学获角度广,涉单到文学、文论、认据学获单语言学(论括语义学题语用学)描,也产生除论少的隐喻理论。获本当代语言学领域,几乎本本学派的语言学有都讨论论隐喻问题,只本侧重点本论我。Sperber题Wilson的本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据心理学、交国学描学获的角度我语言交国作出本释,及也语用学界的我枝独秀。本联理论适用于注说-推理交国模式。本联理论视角本的我隐喻的本本势必本现
论陈染小说创作的先锋性
作者: 陈葆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叛   个性   先锋   艺术表现  
描述: 本论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来讨论陈染小说创作的先锋性以及这种先锋性的由来。陈染是在风口浪尖上登上文坛,成为异彩纷呈的文坛的一个“个案”,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首先,她的小说进入了中国文坛长久以来的禁区,触及了被传统遮蔽许久的女性私密领域;其次,陈染小说的表达方式也已超越了传统的叙事惯例,淡化了文本的故事性而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性,采用了象征、联想、幻觉等一系列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全面凸显女性那复杂而又诡秘的内心世界;同时陈染精神也有着先锋色彩,她反叛传统、漠视主流、解构现有理念。考察陈染90年代时期的文学创作和精神
女性“私语化”创作与变态心理
作者: 高鸿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语化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变态心理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语化”写作在文坛风起云涌,形成强大势头,似乎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种重要标志。女性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深入到心理层面,书写女人的隐秘经验与情感,尤其是被公共话语遮蔽、抑制着的千劻百转的幽僻之地——女性潜意识领域,其中充斥着大量
19世纪美国黑人妇女高等教育鸟瞰
作者: 李建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美国黑人妇女   社会影响  
描述: 黑人妇女在美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她们在这个最大的移民国家里是怎样挣扎,怎样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而跻身于美国的大熔炉之中呢?对黑人妇女高等教育状况的考察是我们了解美国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19世纪美国黑人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比较深入的考察,旨在探讨黑人妇女教育的艰辛发展历程以及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回顾了美国早期黑人妇女教育发展情况,主要阐述了在殖民地时期美国自由黑人妇女和女奴的受教育情况,这是后来黑人妇女争取高等教育权利的
寻找黑妈妈的花园
作者: 庞兆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角色缺失   黑人女性   母系传统   大地母  
描述: 二十世纪的美国,很多非裔女作家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她们的母亲。这些黑人母亲处在性别、种族、文化的三重限定中,但她们以母性柔韧的品格、生活的智慧、自由的心灵顽强面对这一切。本文选择在二十世纪的文化背景下,黑人文学集中繁荣的时期,对黑人母亲的形象做了一个历时梳理。论文第一章论述了世纪初到二、三十年代作品中传统保守型母亲;第二章是关于四十至六十年代奋争型的女勇士,她们都不愿屈服于主流文化,唱出抗争之歌;第三章探讨了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作家群创作的多样化母亲形象,包括安吉罗和塔德米作品中女性之家的母辈形象和沃克小说中母
< 1 2 3 ... 39 40 41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