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萍】搜索到相关结果 575 条
-
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
-
作者:
王萍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女性主义运动
学术与科研能力
-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和"女性学"的传播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使妇女意识到了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并努力地争取其权利;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和平等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和男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性主义运动对于提高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女性学术与科研能力以及消除"玻璃天花板"现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女性主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
168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伍艳萍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奥斯丁女性意识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feministliterature)与女性文学(women's liter-ature)不同,前者是女权运动的旁支,凡反映妇女在男权社会的困境、挫折以及奋斗的文学作品都是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奥斯丁用现实主义手法,直接地反映出女性在家庭空间的困境.她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真实地描画出属于女性性别的想象与女性性别的历史.奥斯丁的作品里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初期的特征.她通过既顺从又叛逆父系文学准则,绵里藏针地取得了女性文学的伟大实绩.她的作品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
-
从理智到疯癫:浅析《去十九号房》中女性追寻自我身份之旅
-
作者:
沈萍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身份
理智
-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去十九号房》真实地反映了知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体现了理智与本能的强烈冲突。小说的悲剧在于主人公苏珊为了寻找真实的自我,而变得疯癫,最后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本文试图探讨追寻与疯癫这两个女性文学传统在这部短篇小说中的体现,并揭示主人公在现代社会的精神世界中自我迷失、自我寻找及最终崩溃的实质。
-
《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丁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研究
-
作者:
孙萍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理智与情感
浪漫主义
-
描述: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描写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女性的文学作品,特别体现了两位女主人公埃莉诺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玛丽安的浪漫主义思想。旨在表现简.奥斯丁对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又用现实主义进行创作的写作风格。
-
清代女性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杨萍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词
清代
女性意识
觉醒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创作的根本标志。清词号为中兴,它不仅由于拥有众多的男性词家以及不同词派的出现而形繁盛,也因为有众多女性的参与,出现了像徐灿、吴藻、顾春、沈善宝、秋瑾那样的杰出女词人,为词坛做出了无愧的终结。这一时期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时期,女性要求摆脱几千年来遭受父权统治的命运,要求精神上的完全独立和人性的完整。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主题的嬗变
-
作者:
盛莉萍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文学主题
女性意识
嬗变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地表之下的生存,在思想解放的春风中开始痛楚而柔韧的复苏。新时期女性文学从文化“寻父”到“弑父”,从“寻母”情结到“憎母”情绪,从退守女性“私人生活”到展开“一个人的战争”,写作主题不断变迁。本文通过阐述女性文学寻找男人———否定男人———追溯母体———回归自我的精神旅程,旨在呈现女性意识不断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
红透半边天的高校:探访国内部分女子学院
-
作者:
吴杨
向萍
来源:
高校招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边天
学校
山东
管理干部学院
社会工作
女子
女生
女性学
高校
各专业
-
描述:
姜庄湖畔,随处可见两三成群的女生随意谈笑风生;长清的大学城里,有一道由女子组成的风景格外别致;湘雅星域,有一所院校因女子而与众不同.这南北呼应的三校,由同一关键词--"女子学院"担开一道在我国大学城中的独特风情.
-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论宋代女词人群
-
作者:
段淑萍
来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女词人
宋朝
女性文学
类型
-
描述:
宋朝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通过分析形成原因,揭示不同类型女词人群体及其作品的内涵,道出女性文学发展的缘由。
-
思夫怀远——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研究之一
-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格局
现代意义
原因
情感状态
特点
-
描述:
以现代女性的目光来观照古代女性文学,本文主要论述思夫怀远这样一个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形成的原因、特点及由此呈现出的宋代女性的情感状态和生命格局,并且论述了它对现代平等双性世界建构的意义。
-
凝视崇高 救赎当下
-
作者:
张厚萍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救赎
毕淑敏小说
崇高
-
描述:
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价值出现了多元化,人文精神日渐衰落,人们依赖的传统文化日益弱化,而新的审美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价值观念处于混乱状态,社会散发一种享乐颓废气息,而此时作家毕淑敏在一个崇尚“轻”和“解构”的时代,凝视崇高,以笔为旗,坚守文学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军神的礼赞、对生命文化的吟咏,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冷静处方,救赎当下,最终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美好。 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转型,出现了价值的多元化,当代文学也由“共名”转向“无名”,“寻根文学”、“现代派”、“后
<
1
2
3
...
34
35
36
...
56
57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