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唐代仕女画的形态美
作者: 王馨野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仕女画  
描述: 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仕女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曲眉丰颊的特点,体态上则丰腴婀娜,这与社会的开放、女性地位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开放的文化带来新的思想,从而减轻了儒家思想对女性的禁锢,从而激发仕女画家对仕女画内容的持续性探索以及对于技法的尝试。本文将从具体画作着手,分析不同画作中对于仕女形态的处理手法以及不同作者的个人风格,并从实践角度出发,探求其中的绘画技法,来论述其别开生面之处及其美学价值。
清末民初女性期刊小说研究
作者: 王玉琴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清末民初   小说  
描述: 清末民初女性期刊,虽不似专营小说期刊,作品如山,名家纷出,但其刊载的小说也数量可观,成果斐然。又因其作为清末民初妇女运动的主要宣传媒介,女性期刊小说多以描写女性生活和塑造女性形象为主,不仅反映了时代女性的生活变迁,更是呈现出启蒙女性的特性。但从近年清末民初小说的整理与研究成果来看,缺乏对女性期刊小说应有的关注。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一、二、三)中收入的清末民初十二种女性期刊为依据,以其刊载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经过整理、删选、甄别,选取小说近250部,涉及百余创作者,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元散曲中女性审美及其文化意蕴研究
作者: 王媛寧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審美   元散曲   女性  
描述: 元代文人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同于以往文人的遭隙和心理特点。本论文通遇封元散曲作品中女性形象美质特点的分析来揭示元代文人封女性美的好尚舆追求,并徒中探寻出社会政治厘力下元代文人落寞不甘的壓抑心理,多層次地揭示元代文人心態。本论文采用了文献学和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且试圆较全面地综合美学、文化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相关交叉学科,封论题分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重点总结元散曲中元代文人封女性审美的特点,第二章归纳总结元散曲中舆女性密切相关的各类意象并造行阐释分析,第三章通遇元散曲中不同女性形象颊型探寻元代文
美国爵士时代女性生活在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呈现
作者: 王一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社会风尚   价值意义   长篇小说   女性  
描述: 菲茨杰拉德引领的爵士时代离我们已然有近百年的时间,回首人才辈出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无论从文学还是社会风尚来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繁荣时代。直到今天,菲茨杰拉德仍以他作品的真实深刻影响着后辈文学家和广大读者。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传世,就是因为读者们从他的作品中不但能够欣赏到其诗情画意的文字描写,更能够切实感受到爵士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对今天仍存在着不可小觑的思考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由菲茨杰拉德引领的时代和主题,即一战过后带来的虚假繁荣——挥金如土的爵士时代,菲茨杰
从夏目漱石代表作品分析其两性观念
作者: 王佳雯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夏目漱石   两性理想   突破  
描述: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大多以“两性关系”为基础构建故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前后三部曲(《三四郎》《从此以后》《门》《春分之后》《行人》《心》)以及晚期作品《道草》和《明暗》。这些作品刻画了一系列带有时代印记、个性鲜明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塑造了几段苦涩悲凉的情感故事,展现了男女两性在爱情或婚姻关系中呈现出的不同特色。这些作品代表了夏目漱石小说的最高成就。面对两性问题,夏目漱石始终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他的思索和进步都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忠实地得以反映,他的两性观念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
论《红字》中基督精神在海斯特身上的体现
作者: 王田风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基督精神   海斯特   体现  
描述: 一八五零年出版的《红字》因其深刻的内涵,至今仍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该作品中渗透着象征主义、心理描写、圣经原型、复义性等文学元素。自该部作品问世以来,批评家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和评判,诸如心理分析,原型批评,以及女性主义不等。很多评论家将评论的焦点集中于海斯特这一女性形象。本文亦从海斯特这一女性形象入手,探讨基督精神在其身上的体现。绝大多数评论家认为,海斯特是一个积极的女性形象,一个哈钦森式的新型女性,她敢于反叛清教权威和父权人物。然而,对于《红字》这样一部富有包容性和延展性
《列妇传》模式类型研究
作者: 王红晓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汉时期   刘向   模式类型   女性形象   《列女传》  
描述: 《列妇传》模式类型研究
美在川西: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艺术美
作者: 王洪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空间美   女性形象   地方语言   艺术美  
描述: 独创性是艺术生命的不竭源泉,真正的作家必有独具的风格。衡量一个作家艺术成就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看他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前人未曾涉足、后人难以超越的文学新元素。独特新颖且不失普遍意义的作品往往具有恒久的文学价值,川籍作家李劼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成绩斐然。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李劼人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姿态,他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根基,用他手中那一支令人羡慕的笔,鲜活地还原了地域性风土神韵、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样态、心理状态、语言口吻等,给后人呈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川西世界。李劼人善于开采外显世界里的各种内隐的美。他有
宋代宫词研究
作者: 王春婧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七绝联章体   宋代   宫廷生活   宫词   颂美与讽谏  
描述: 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自建《宫词百首》后,后世的宫词创作蔚然成风。其创作主体上至帝王妃嫔,下至文官皆有所作。其内容多为描写历代宫廷内部生活,甚至包括一些在史书中都难以找到的封建皇室的轶事。其体制上采用
梅卓小说研究
作者: 王文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卓   新古典主义   藏传佛教   女性形象  
描述: 本题以长期勤奋创作、近年来日益引起评论界关注的藏族女作家梅卓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将探讨的范围覆盖梅卓的小说创作。全文分三章。第一章是“梅卓小说的女性人物”论述梅卓给予长久关注和重点表现的女性人物。本章具体分析了梅卓笔下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高蹈爱情理想的当代藏族青年女性形象、身处各种复杂关系的中年藏族女性形象、忠贞宽容的老年传统藏族女性形象,归纳了这些女性人物的共性:外在形态的美丽;内在性情上的温婉而坚忍,备受艰辛却依然舒展自然,宿命却达观。带着为何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面貌迥异的问题意识,从藏族文化心
< 1 2 3 ... 117 118 119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