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延续·超越
-
作者:
王婧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编
水浒戏
主题
明代
《水浒传》
-
描述:
水浒故事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宋元史传及话本到元杂剧,又从元杂剧到小说,再从小说到明清传奇、杂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系列水浒文学中,水浒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显示了戏曲这种文学体式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在历时性传播中,每一次的改编、传播都会对故事原型固有的信息有所增减,研究这种信息增减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状况,对我们今天的改编、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代水浒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明代水浒戏对小说《水浒传》的接受和改编,试图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全文
-
寻找自我的历程——《欢乐之家》中莉莉的悲剧研究
-
作者:
王子丹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是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她在作品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尤其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者的推崇,被认为是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作家。华顿了解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的小说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美国小说。1930年,她获得全国艺术文学院颁布的金章奖,是美国第一个取得这项荣誉的女作家。
《欢乐之家》是她的成名作,发表于1905年。没有经济地位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依
-
汉乐府女性文学现象透视
-
作者:
王军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象成因
比较
汉乐府
女性文学
-
描述:
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汉乐府诗歌中有关女性的作品来进行分类,凸现汉代女子在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二三章则是通过对先秦时代《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以显示汉乐府中女性形象的时代特点,指出:汉乐府中的女子虽然也
-
《到灯塔去》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文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的高涨,女性主义批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并发展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尽管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对于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各有说法,她们的批评方法中存在的共同特征却证实了她们的女性主义立场:例如,她们认为女性作为一个集体受到男性集体的压制,因此她们在文学批评中涉及了政治;她们的批评旨在唤醒女性读者与女性作者,使她们意识到在一个长期由男权意识主宰的社会中女性的劣势和从属地位等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着重研究男性作者笔下的妇女形象,意在揭示文学作品中妇女受压制的地位和被男性扭
-
都市中的沉沦
-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以获利的那部分女性。她们一方面貌美,另一方面沉沦,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恶之花”的特色。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追溯了它们文化思想上的根源,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全文包括上、下两篇和一个简短的结语。上篇中以人物内在女性意识的强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将“堕落”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四类,
-
藤泽周平的时代小说 -以女性像为中心-
-
作者:
王滢婷
来源:
长荣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像
藤泽周平
山田洋次
时代小说
-
描述:
2007年為作家藤澤周平逝世的十週年。由於受到導演山田洋次所拍攝的電影《黃昏清兵衛》、《隱劍鬼爪》、《武士的一分》的影響,而使藤澤周平的作品再度引起世人的注意。筆者開始閱讀藤澤周平的小說,是始於『隱劍孤影抄』和『隱劍秋風抄』這兩本短篇小說。小說當中的主角,全都是身份低下的武士,或是武家的女性,都並非是了不起的人物,然而筆者卻被這些小人物所感動。不管是江戶時代或是現代,都並非只存在著偉大的人物,大部分的人都是每天庸庸碌碌在過生活。雖然如此,我們仍然還是聚焦在那些了不起的人物的身上。然而藤澤周平所描繪的世界卻
-
丁玲笔下的母亲画廊
-
作者:
王丹红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群,特别是莎菲系列形象,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 焦点和重心。但是以曼贞为代表的母亲的形象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虽然 曾经出现对《母亲》、《新的信念》、《杜晚香》等重要篇章的评述,可是无论 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迄今为止的学术界还缺乏对丁玲笔下系列母亲形象较 系统全面而又深人的探讨,这在
-
革命与变迁: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妇女生活状况研究
-
作者:
王克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化
沂蒙妇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化
-
描述:
本文所研究的“沂蒙妇女”,特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沂蒙地区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区域内的女性群体。之所以将沂蒙妇女作为革命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区域内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条例,初步动摇了千年不变的“男尊女卑”的局面,这引发了女性个人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一系列变动。而考察这一系列变动则是透视根据地社会的一面重要的镜子,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社会史的研究。在20世纪沂蒙地区进行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革命过程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更深
-
政治规约下的“日常生活”呈现:从女性人物角度解读“十七年”短篇小说
-
作者:
王晓庆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十七年”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日常生活”与个体人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自1980年代以来,有关它的文学叙事及相关文学研究方兴未艾。而在此前由于“日常生活”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拒斥,在“十七年”文学的叙述中处于离散的状态。短篇小说因其能够快捷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日常生活”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呈现。文学文本“日常生活”的呈现都有女性人物参与其中,在“十七年”短篇小说中亦然。以“女性人物”观照“十七年”短篇小说可以发现,在时代政治的强大规约之下,不论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公共空间,还是个人的日常活动中,“日常生活”的表征趋向于“崇高”、“纯
-
解读《秀拉》中女性人物的性别身份
-
作者:
王丽妍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自我
黑人女性
性别身份
-
描述:
《秀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1973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这部作品时间跨度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小说刻画了三位女性的盛衰和黑人区生活的境况。通过对三位女性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追求自我性别身份的历程中勇往直前。通过三位女主人公在经历了由最初接受父权社会配置给的她们的性别角色,到反抗男权话语界定的“女性气质”的两个阶段后,她们建立起了一种两性和谐的新型性别身份。莫里森着眼
<
1
2
3
...
63
64
65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