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玉】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莎翁戏剧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玉洁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主义
父权社会
莎士比亚
女性主义
狂欢
-
描述: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蜚声遐迩的戏剧天才,他以气势恢宏、含蕴深婉的大量力作,艺术地再现了五光十色的人类生活图景。他把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作为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及其最后结局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描绘,为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即便是在电子时代的今天,仍然是广大文学爱好者耽读不倦的千古名作。在莎翁的戏剧中,性别关系的主题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对女性命运与性别主题的关注成为他思考人性、表达人文理想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莎翁在其四大浪漫主义喜剧与四大悲剧中塑造的众
-
在差异的世界中重构黑人文化身份:解读解构主义者托妮·莫里森
-
作者:
王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文化身份
美国黑人
差异
-
描述:
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迄今已经创作了八部小说,其中的每一部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动人心弦。凭借诗化的语言,对神话传说的奇妙运用,以及不落俗套的叙述结构,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世界里着重表现了黑人受压制的事实,美国社会中种族压迫和性别压迫对黑人造成的情感伤害和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及黑人在由白人文化价值观所统治的社会里寻求自我身份时所面临的困难。她不懈的文学创作及其本人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敏锐洞察力已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已出现大量有关她的文章和专著。本论文基于这些已有的科
-
当代我国以女性为重要角色的宫廷剧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王玉珏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大众审美
宫廷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目前在我国,以女性为重要角色的宫廷剧,以其精彩的人物、动人的剧情、大气的场景,征服了数量众多的观众。每有宫廷剧开播,势必引发一场收视热潮和话题热议,这种全民狂欢式的风潮,自《倾世皇妃》(2010)、《后宫·甄嬛传》(2011)等一系列宫廷剧问世以来便屡屡出现,逐渐成为一种值得人们思考的文化现象。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宫廷剧与观众见面,但一部电视剧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影响,还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这些宫廷剧大多以女性作为重要角色,从最早的《努尔哈赤》(1986)、《王昭君》(1987),到近年热播的《
-
《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玉梅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新闻
刻板成见
楚天都市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女性的意识不断觉醒。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大众传播学理论在全球学术领域的拓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诞生。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开始走向中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总体而言,女性在社会新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研究社会新闻能更好地反映媒体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本文选取《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截取一定时段的报纸,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选取的样本具体分析,希望得到《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中反映的女性形象,并利用社会
-
反抗命运的交响曲: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玉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荆棘鸟
父权制天主教
女性命运
伙伴情谊
-
描述: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家世小说《荆棘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它以爱情和命运为主题,在澳大利亚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展现了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遭际。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述她们为了追求美好爱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勇敢地和传统女性命运抗争的精神;展现了在特定的时代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成长的心灵历程,并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根源作出分析。论文引言部分对《荆棘鸟》及其作者作了简要介绍,阐述论文选题依据、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荆棘鸟》
-
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的反讽叙事探析
-
作者:
王玉慧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存在反讽
叙事反讽
反讽叙事
言语反讽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官场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下涌现出来的一股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文学类型,其创作呈现出一片热闹繁荣的文化景观。本文以新时期以来的官场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反讽理论作为研究官场小说的切入点,主要探究新时期以来官场文本中的反讽叙事艺术,分析官场小说文本中反讽叙事的多维度呈现,考察官场文本反讽叙事中隐喻的当今政治生活和人性深层的矛盾困境,力求从艺术层面挖掘官场小说自新时期以来成为文坛上一个持续存在的艺术缘由。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要从以下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反讽叙事进行探讨:第一章,存在反
-
清末民初女性期刊小说研究
-
作者:
王玉琴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清末民初
小说
-
描述:
清末民初女性期刊,虽不似专营小说期刊,作品如山,名家纷出,但其刊载的小说也数量可观,成果斐然。又因其作为清末民初妇女运动的主要宣传媒介,女性期刊小说多以描写女性生活和塑造女性形象为主,不仅反映了时代女性的生活变迁,更是呈现出启蒙女性的特性。但从近年清末民初小说的整理与研究成果来看,缺乏对女性期刊小说应有的关注。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一、二、三)中收入的清末民初十二种女性期刊为依据,以其刊载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经过整理、删选、甄别,选取小说近250部,涉及百余创作者,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
论新世纪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电影嬗变
-
作者:
王玉珏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欲望
西班牙民族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女性
-
描述:
西班牙电影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举世闻名的电影大师,有“欲望大师”、“女性大师”之称。在他的影片中,人性的最深处被挖掘,人内心最本真的欲望得到大胆揭露。他的早期电影问世后,曾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和电影界的高度关注。阿尔莫多瓦从不避讳在作品中表达他对政治、宗教、性等禁忌领域的极端态度,大肆打破表面上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这种大胆触碰,让他成为一个颠覆传统的人。阿尔莫多瓦善于在影片中表现情感弱势的女性形象和社会底层人们的市井生活,但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在阿尔莫多瓦的影片中,西班牙的民族特色被充分体现在了任何一个细
-
浅析女性哥特在《弗兰肯斯坦》中的体现
-
作者:
王玉荣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雪莱
女性哥特
《弗兰肯斯坦》
男性哥特
-
描述: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如今享誉全球,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批评家的重视,但在其出版时却褒贬不一,争议不断。许多学者多以女性主义、复调研究以及生态批评为主题;一些学者注意到这篇著作中的女性哥特角度,但大部分都着眼于怪物和弗兰肯斯坦的矛盾,而忽略了该作品中隐性的女性形象及其哥特描写的突破性和限制性,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女性哥特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女性”,另一个是“哥特”。虽然《弗兰肯斯坦》的作者是一位女性,但是读者在这部小说里几乎看不到女性叙述者。所以,本文首先试图找出该小说中隐藏在三个男性声音之后
-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母女关系
-
作者:
王玉麟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母女关系
自身发展
-
描述: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言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在很大程度上被狭义地定义为“共产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神秘主义者”。对其多重身份的讨论也大多集中在其作品中显露出来的女权主义及一些偏激意识倾向上。然而,多丽丝·莱辛作为母亲和女儿这一角色在其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却几乎无人问津。人们只看到其作品反应出来的作家意识,却没有考虑到其本身经历和身份带给作品的影响。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多丽丝莱辛的三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重点探讨其文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表述,来证明女性身份在其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体现以及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