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应答叙事
作者: 耿波   许志强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场景   倾斜叙事   应答叙事   平稳叙事  
描述: 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叙事视角 :平稳叙事和倾斜叙事。这两种基本的叙事视角又与女性的两种基本生存场景之间存在着共振式的应答关系 ,称之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应答叙事。应答叙事贯穿于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整体叙事之中。
多角度观照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
作者: 楚金波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描述: 通过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研究 ,即在女性文本分析中寻找根基、在整体观照女性文学中构筑全新的女性文学史、在不懈的努力中走向成熟、在“论争”中完善自身 ,使我们能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并对它加以丰富和完善 ,从而完善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体系。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应答叙事
作者: 耿波   许志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应答叙事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解读伍尔芙同时代女作家的社会空间
作者: 郭元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   空间   《一间自己的屋子》  
描述: 这里从剖析弗吉妮娅·伍尔芙的名著《一间自己的屋子》关于女性作家的私人空间理论,揭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女性在创作中所承受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对女性文学的空间理论进行梳理性探讨,以求达到对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念的进一步认识。
爱与美的世界:新时期女作家儿童文学创作特征探微
作者: 周小波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蓓佳   儿童诗   当代儿童   儿童文学评论   儿童文学创作   王安忆   傅天琳   陈丹燕   程玮   瓦西列夫  
描述: 近年来,由于女性文学的繁荣、突起,女性文学的研究也渐为人们瞩目,并由单一的作家评论,逐渐趋向于对女性整体文学的探索。这一研讨热潮,引起了人们对女性文学极大的关注,从而促使女性文学的进一步繁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然而令人
宫崎骏长篇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姜文波   来源: 外交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宫崎骏长篇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论新世纪军事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湘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构建   成因与局限   军事题材影视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新世纪以来军事题材影视作品都备受广大观众和影视剧创作者的青睐,作品中女性形象也随之越来越多,她们频频亮相给广大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享受和审美震撼。本文以新世纪军事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她们的的类型和特质、审美构建以及女性形象嬗变的原因与创作局限来审视中国新世纪以来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述了新世纪以来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状况,综合评述了建国以来军事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基本特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军事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本文的研究价值。
论陈寅恪的女性形象批评观
作者: 刘波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寅恪   女性形象批评   以诗证史   以史证诗   独立自由  
描述: 该文以陈寅恪(1890-1969)晚年所著的七篇论文与两部著作为文本,从文艺美学的角度,以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论述陈寅恪的女性形象批评观.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编分析论述陈寅恪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批评观;第二编分析论述陈寅恪对历史真实女性形象的?
论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刻板化女性形象
作者: 程波英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刻板化形象   规训   霸权   父权意识形态  
描述: 电影作为当今重要的媒介形式之一,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本文探究的是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刻板化女性形象问题。借助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本文论证了影片中的刻板化女性形象是根据父权意识形态来再现的。通过分析影片中女性规训的身体、压迫性的话语以及被限制的生活,反映了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尽管可以选择踏上职业道路,她们的一言一行还是被套在父权社会所建立的行为规则内,其形象还是要接受父权社会霸权意识形态的驯服和建构。根据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文中主要指文化霸权),在女性题材作品领域里,父系社会的男性通过控制媒介舆论、教育等文
女性主义视角下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建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道情色观   审美特征   先秦两汉文学   社会身份   身体消费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近年来,女性主义理论日渐盛行,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文学批评,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女性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种理论的结合,它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家的有力武器。简言之,女性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性别的视角,这是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发端于上个世纪的欧洲,缺乏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广大女性的观照,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受到夫权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家
< 1 2 3 ... 8 9 10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