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波】搜索到相关结果 171 条
-
论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南方淑女
-
作者:
吕洪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脆弱
处女
南方淑女
坚强
社会牺牲品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戏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他的多部作品中给予女性,尤其是南方女性,足够多的关注。威廉斯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时候,将她们与南方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南方是一块与美国其他地方不同的土地,南方女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 同时,威廉斯作为南方剧作家,与南方的联系既是个人的又是文化的。他本人的南方背景和个人经历使他对南方女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以极其细腻、委婉而又饱含同情的笔触塑造了一群失意、孤独、痛苦的南方淑女形象。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赏析南方淑女的特点。 第一章探讨了南方淑女
-
成长小说的典范:的体裁分析
-
作者:
刘喜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典范
体裁分析
成长小说
棕色砖房
棕色姑娘
波·马歇尔
-
描述: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Brown Girl, Brownstones)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波•马歇尔(Paule Marshall)第一部长篇小说。当时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50
-
赏玩与殉道
-
作者:
张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中学语文教学
悲剧
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中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对这种形势,做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解读传统文本时,需要转换视角,把传统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放在新的参照系中进行思维。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美学批评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女性形象如刘兰芝、窦娥、杜十娘、崔莺莺,林黛玉等,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完全陷入男权话语之中而不自知。这些女性形象完全是男性知识分子建构的。本文就是对这种男权话语下的
-
穿越剧研究
-
作者:
陈波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穿越剧
叙事主题
文化特征
人物形象
-
描述:
穿越剧是近年来一直火爆荧屏的电视剧类型之一,它创作上的繁荣以及热播并不是偶然的文化现象。本文以穿越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视剧文本较为全面和系统研究,试图探讨这一电视剧类型深层的文化内涵。首先,从产生的背景、定义、分类、审美特征、发展历程等方面对穿越剧进行全面概述;其次,对穿越剧进行内容的分析,主要以叙事主题作为研究的核心,大致分为爱情、人性、成长等三个叙事主题;再次,对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形象进行阐释,通过对历史与现实形象的对比,探讨穿越剧独特的艺术特色;最后,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视角总结穿越剧自身所
-
追忆失落的女神
-
作者:
孝红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A.S.拜厄特
占有
女性神话主义
女神复兴
-
描述:
A.S.拜厄特是当今英国最杰出女作家之一,她集文学批评家,小说家于一身,在国际文坛亦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有》是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90年并一举夺得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它讲述的是现代两位学者在合力追寻维多利亚两位诗人之间一段隐秘爱情的过程中,逐渐相知并最终相爱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大量神话传奇和童话故事被巧妙地穿插其中,展现给读者一个生动,奇妙的远古神话世界。同时,拜厄特创造性地运用了女性神话主义批评理论,用丰富的原始神话意象在多重历史情景中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和当代社会的人文景观和社会风
-
膳食成分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影响的研究
-
作者:
张波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横断面研究
膳食
-
描述:
2005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已成为全球占首位的死亡原因,在全年总共5,800万的死亡人口中,30%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CVD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0%。大约80%的冠心病可以通过坚持健康饮食、保持正常体重以及合理运动来预防,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提出的高胆固醇血症膳食疗法包括每周不小于2次的鱼、每天至少250g低脂奶、400~500g的蔬菜和每周2个鸡蛋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多吃蔬菜水果
-
新时期女性文学伦理嬗变及现代性表现
-
作者:
马洪波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性
伦理嬗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爱情、婚姻、家庭角色以及性伦理变化的阐释,从而呈现出新时期女性文学在力争找回五四的传统,走出文革的阴影,重新定位规约自身伦理规范的反传统突围,对女性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女性解放指出现代意义上的途径.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
-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二十年(1983-2003)
-
作者:
邓颖波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
-
描述:
该论文以梳理、推介为主旨,在参考、借鉴和整合近年来学界女性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点滴想法,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五分之一个世纪来女性文学批评历程的回顾,系统整理已然逝去的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来总结其中的得与失、优势与不足、对西方?
-
清初女词人考论
-
作者:
水凌波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词人
家族
清初
婚姻
性别
-
描述:
清代词坛的复兴与女性文学的繁荣近年来已受到海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统计,《全清词·顺康卷》及《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去除重收、误收的词人和词作,共得女词人427家,词作2998首,呈现出地域集中、成果集中的特色。因此研究其内部更为细致的问题时需将关注重点从地缘转向家族、婚姻。本文拟学习与采用“据人访书,因书知人”的方法,以427位女词人中存词较多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女词人构建姻亲家族谱系,从家族、婚姻、性别三个方面对她们的生平行事、生存状态、交游网络、创作活动、作品存佚等方面做详细考察,并以此为切入点
-
黑天使的觉醒: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
作者:
胡松波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觉醒
和谐关系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来源于她的家乡—美国南部的佐治亚州,这些作品反映了在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生活,以及她们追求平等权利和个人完整生存的斗争。“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是艾丽丝·沃克表达她独特黑人女权主义的代表作, 1983年沃克在她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中提出了“妇女主义者”这个词,沃克在她的论文集的前言中对“妇女主义者”下了定义,她指出妇女主义者是来源于黑人母亲民间使用的词语,用于训诫其女儿行为不要太“女里女气了”,而沃克对这
<
1
2
3
...
9
10
11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