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市妇女组织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作者: 张伟杨兆锋   来源: 济宁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我市妇女组织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1980年代中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重估:以王安忆、铁凝为核心的考察
作者: 杨海燕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1980年代中后期   女性文学   铁凝  
描述: 1980年代中后期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女性自我的探索过程中,以王安忆、铁凝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的创作直面女性身体,重写两性关系,审视女性自我,开启了1990年代以后女性文学多元化深度探索的新局面。重估1980年代中后期女性文学创作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对重新认识新时期女性文学流变具有重要价值。
女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作者: 杨雪云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地位与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建设   现实问题   教学理念   西方高等教育   性别意识   女性学研究   多学科  
描述: 一、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女性学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女性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多视角、综合性、包容性等特质,充满着对传统思维的质疑、批判与颠覆,往往能够促发与引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与发现,正因如此,女性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经逐步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之中,并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
理想女性与女性理想之间:高校高学历女教师角色压力及疏解
作者: 杨宇辰   来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理想女性与女性理想之向:高校高学历女教师角色压力及疏解
作者: 杨宇辰   来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理想女性与女性理想之间:高校高学历女教师角色压力及疏解
作者: 杨宇辰   来源: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高学历女教师   女性学   角色压力  
描述: 作为"传统的现代女人",高校高学历女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但在沉重的学术压力面前她们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作为"现代的传统女人",未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往往面临"结构性剩余"问题,已婚的高学历女教师则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作着"鱼与熊掌"的艰难选择。多种角色压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社会期待与现代价值追求的冲突,疏解这些压力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社会性别文化的良性发展,高学历女教师自身也要对自我作理性认知,提高对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
从父女关系角度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妇女主义思想
作者: 杨树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主义   父女关系   爱丽丝·沃克  
描述: 《父亲的微笑之光》是美国杰出的黑人文学及女性文学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小说中父女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父亲和两个女儿从对抗走向和解的历程,探讨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回族女性与回族文化:回族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杨春燕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回族女性   作家意识   回族文学   古兰经文化   儒家文化  
描述: 夏晓虹老师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一书的导言<重构晚清图景>里写道“虽然本书的构思是以重新认识晚清社会为依归,进入的途径却选择了女性研究,理由无他,女子在社会现实中的处境远较男子复杂,遭遇的困扰也远较男性繁多”,本文选取回族女性作为对回族文化研究的窗口,正是取其意。回族研究从最初的回族文学史建构起步,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承担着回族历史文化的追踪溯源以及回族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生活习俗、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其中回族伊斯兰文化、社会发展与回族妇女、回族人口与教育等方面的
多种文化背景下的高建群小说创作
作者: 杨梅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建群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女性  
描述: 中国西部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千百年来,各个民族之间通过迁徙、贸易、通婚与战争等渠道,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其中,底蕴最为深厚的农耕文化则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处于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也彰显出多种的文化背景。陕西作家高建群生于渭河平原,驻守新疆阿勒泰草原五年,后近三十年生活于陕北,不同的地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他长期以来始终痴迷于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在其小说当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高建群小说文本的分析,探讨多种文化并存下所呈现出
杭稚英研究
作者: 杨文君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杭派”艺术   杭稚英   “稚英画室”   月份牌画  
描述: 杭稚英(1901-1947)是民国时期上海最富盛名的月份牌画家和商业美术家。他和他所创办的“稚英画室”在上世纪前半叶绘制了超过千幅的优秀月份牌画,并为大量民族工商企业设计商标和产品包装,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尤其是商业美术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杭稚英的一生历经了从家乡海宁的童年时期、商务印书馆学艺生涯、独立画室发展初期、“稚英画室”成为上海著名商业美术机构的黄金时代,以及租界沦陷后的国画创作和战后画室短暂复苏的五个阶段。“杭派”艺术风格的形成受20年代末上海社会、经济、城市环境的变化影响,与月份牌画艺术本身的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