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 】搜索到相关结果 228 条
女性悲剧的叙事情节模式分析:以蘩漪和安娜为例
作者:
杨旦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观念
女性悲剧
情节模式
描述:
安娜和蘩漪分别是中俄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悲剧女性形象之一,她们的人生经历和悲剧结局都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既源于相关主题的文学传统,又源于人类共同的发展史和同质的人性特征。把她们的悲剧放置于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平台上展开分析,我们会梳理出几种女性悲剧常见的叙事情节模式,即:物质与精神的错位;传统与现代的交锋;自我与他者的“博奕”;希望与绝望之间的两极飘移。这些模式构成了具体文本的内部框架,从类同比较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归纳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备受争议的安娜和蘩漪的形象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加深
论迟子建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杨籼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平共处
女性视角
合作关系
女性文学
第二性
描述:
迟子建1964年生于黑龙江漠河,是我国一位创作个性十分鲜明的女作家。自八十年代走上文坛后,迟子建一直不懈耕耘,创作了大量的文章作品,到目前为止已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余万字。她以敏锐的笔触写下了《树下》、《晨钟响彻黄昏》、《逝川》、《朋友们来看雪吧》等一系列清新纯净、力图表现女性意识和生存现状的作品。迟子建小说中存在明显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但这点被大多数评论者所忽略了。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理论就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进行探讨,我们首先分析了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视角被遮蔽的原因——迟子建独特的女性观,在当代女性主义文
三大弹词小说的女性观研究
作者:
杨敏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拟男
女性观
双性人格
弹词三大
才女文化
描述:
弹词小说是指兴起于明代、至清代发展兴盛的一种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章回体叙事文体,相对于书场说书的“弹词”而言,弹词小说具有案头阅读与雅化的特点。这一文体由于创作者绝大多数为女作家,读者、传播者亦为闺秀,是典型的女性文学。 本文选取弹词小说中被称为“弹词三大”的《再生缘》、《天雨花》、《笔生花》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明清时期妇女观的嬗变、才女文化、女性文学繁荣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文本出发,分析三大弹词小说所表达的女性观。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三大弹词的女性观。其一是女性的价值追求:包括女
中韩谚语中反映的性别歧视意识考察
作者:
杨鲁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谚语
性别歧视
韩语
汉语
描述: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谚语是在语言习惯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在谚语的众多素材中有许多涉及女性形象的内容,其中大部分都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思想。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结合中韩两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通过对中韩两国反映女性歧视谚语的比较研究,揭示两国女性谚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研究目的,研究范围步骤和两国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中韩谚语的定义和谚语的特征。第三章,中韩有关女性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考察,探究两国对女性性别歧视的根源。第四章,对中韩有关
敦煌变文的审美文化研究
作者:
杨成忠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文文献
意蕴美
语言美
审美
形象美
描述:
变文作为敦煌学的一部分,有重大研究价值,学者通常关注其文献和史学价值,对其美学价值没有足够重视。事实上变文的价值是多重的,本论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做整体研究。具体说,通过“变文”概念的研究,认为变文是由正经雅文转变而来,这种“转变”不仅是一种文体风格的转变,更是一种审美标准的转变;从创作时间来看,这一转变盛行于唐末五代,与唐代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大文化背景和敦煌相对稳定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从创作主体的身份来看,他们多为文化修养不高的民间文人。所以,变文是一种唐五代流布于民间的散韵结合
解构后的重建
作者:
杨咏霞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身份探寻
美籍华裔
描述:
自1976年华裔美籍作家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的处女作《女勇士》问世以来,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1997年授予汤婷婷人文学科奖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指出:“她那极具开拓性的《女勇士》一书将亚裔美国人的经历活生生地带到数百万读者眼前,并鼓舞了新一代作家将他们的独特生活经历,他们的心声说给世界。”由于这部作品内涵十分丰富,因此批评家对它的解读也呈多样化特点。本论文从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和文化理论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新的诠释,并对文本中出现的拼贴、戏仿等后现代创作技巧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
质询与迷惘:张欣小说中的性别关系研究
作者:
杨晶晶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特性
张欣
性别关系
小说
两性书写
描述:
张欣小说创作关注世俗人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两性给予人性的关怀。张欣以独特的情感力量抚慰都市中的人们,在创作中探索两性关系的发展变化。在其叙事文本中,我们捕捉到了作家对两性关系的迷思,这也成为探寻张欣小说性别关系的最初动力。 性别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以及人类自我认知的体现。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借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认为性别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力关系。本文将在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视野中对张欣小说中的性别关系进行考察,试图发现文本表层结构下的性别结构以及作家真实的性别立场和所
试论《钢琴教师》的女性抒写
作者:
杨轶婷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钢琴教师
矛盾体
性别认同
女性主义
女性反叛
描述: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完成了一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塑造。女主人公作为天使与魔鬼融合的矛盾体,拥有各种非常态的行为和心态。在男性缺失或者干脆是性别缺失语境中,女性不是作为与男性对立的第二性,而是作为唯一存在的性别而生活着。然而,父亲在家庭中被“放逐”却并不意味父权在家庭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缺席”。父权仍“在场”。父权制文化规范不但以母权的方式得以承袭与延续,而且还因为家庭性别文化中的缺乏“他者”、“他性”而导致父权化的母权以一种更加扭曲、变形的方式得以聚焦与放大,从而使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
论丁玲小说的婚恋叙事
作者:
杨羽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婚恋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论丁玲小说的婚恋叙事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研究
作者:
杨娜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叙事策略
自由女性
《金色笔记》
女性主义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英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丰富,总计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七十多篇短篇小说,两部剧本,一本诗集,多本论文集和回忆录。1962年因写作《金色笔记》而蜚声世界文坛。《金色笔记》因其深刻性和丰富性而广受各个文学评论流派的关注,评论家们视此书为彰显女性成长与解放的经典之作。本文在对文本的研究中尝试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叙述学理论结合起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莱辛《金色笔记》中的“自由女性”安娜的形象,另外,本文又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分析《金色笔记》的叙事策略,以显示隐含作者及女主人公安娜如
<
1
2
3
...
11
12
13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