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视媒体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影响探寻
作者: 杨庆   任志明   来源: 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婚育新风进万家   电视媒体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由国家计生委和中宣部在1999年共同发起的以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新型生育观念的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本次活动的传播过程中,电视媒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构建现状如何、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考察的重点部分。本文从传播学、社会性别学以及女性意识形
从盛唐经典女性形象看唐人的审美风尚
作者: 杨素瑞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典型的女性经典形象,这一形象在当时的社会具有代表性,盛载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流行时尚。无论是发型、化妆还是服饰都被当时的女性所追逐,也被男性所欣赏。在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唐朝是最为鼎盛的一个,经济的发达促成了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灿烂。在中国漫漫的古代服装史中,唐代的女性服装像绚烂的烟花一般划破了天空,虽短暂但是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
布莱克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树林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布莱克   女性形象  
描述: 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英国卓越的诗人和画家,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大的神秘家”。(孙席珍160)布莱克自幼耽于空想,常常见神见鬼,游心于不可思议的幻境。他一生默默无闻,直到他辞世近半个世纪后,人们才意识到布莱克作为一个诗人的伟大之处。“无论就内容的尖锐性和表现上的有力与美丽来说,他的短诗是前无古人的,而他的长诗,就连形式都是一种独创,其深刻的内容在今后若干年内都会有人去发掘。毫无疑问布莱克是全部英语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王佐良,66) 布莱克生活在
论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关系
作者: 杨美林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关系   林语堂   书写   小说  
描述: 自诩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一生著作颇丰。他以“一捆矛盾”般的思想、性格、气质观照文学创作,使其呈现出“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在倾心创作的七部英文小说中,林语堂表现了对女性问题的特别关注。他不仅精心塑造出一幅异彩纷呈的佳丽图,更是不吝笔墨对女性之间的细微复杂关系进行了刻画。这些女性关系融入了林语堂独特的女性观、文化观和美学追求,是解读林语堂小说以及其多元文化心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论文以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关系为研究对象,分为
A.S.拜厄特对《占有》与《天使与昆虫》中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文主义再现
作者: 杨莉莉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A.S.拜厄特   人文关怀   信仰危机   生活抉择  
描述: A.S.拜厄特对重述历史情有独钟,其中尤以维多利亚历史最为显著。她的成名作《占有》以及另一部小说《天使与昆虫》将拜厄特的这一情结表露无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琳达·哈钦的历史编撰体元小说理论出发,结合拜厄特本人的专著《论历史与故事》和《心灵的激情》,着眼于作者在《占有》和《天使与昆虫》两部小说中对维多利亚社会极富人文关怀的重构。本文尝试分三章论述拜厄特对维多利亚历史的重构。第一章“信仰的再现:宗教和科学”重点阐述十九世纪《物种起源》的发表所导致的宗教与科学的碰撞。当宗教受到科学的猛烈撞击时,拜厄特
《典范与模仿:清末民初女传教士与本地女信徒对比研究(1877-1922)》
作者: 杨秀丽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传教士   妇女性别意识   基督教   圣经妇女   妇女性别空间  
描述: 本文主要藉由传教士主流刊物《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中登载的女传教士传记,以及1877、1890、1907年三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纪录为主要材料,考察1877-1922年之间在华女传教士的传教生活经历,以及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文章尝试以十九世纪流行于美国社会的妇女性别意识和妇女性别空间概念为切入点,集中讨论这一时期的在华女传教士在她们的传教事业中,向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妇女展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性别意识。在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是否也建立了自己的性别空间,这种性别空间概念给中国妇
愤怒、无奈与热切期待
作者: 韩贺南齐小玉矫杨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媒体形象   社会性别平等   愤怒   被访者   商业利益   熟视无睹   女性学   女性形象   女大学生   文化潮流  
描述: 愤怒、无奈与热切期待
芭芭拉·金索夫《豆树青青》中女性形象及其心路历程解读
作者: 张明杰   刘杨   王晓朴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芭芭拉·金索夫及其作品<豆树青青>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1955-)是当代美国畅销小说和非小说家,同时也是一名自由记者和政治活动家.
< 1 2 3 ...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