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314 条
-
从私人空间到敞开之地:林白小说创作论
-
作者:
刘杨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回望
林白
女性文学
转型
民间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林白被归入到“女性主义作家”的行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林白的确是以女性的私人经验为主要的言说对象。然而,一味的认为她的创作是以对抗主流和男性话语中心为主要目的的看法是有失准确的。在林白早期的创作中,比起对主流话语的反叛,林白更注重的是如何彰显女性个体的优秀。林白建构起重叠交错的女性世界,用诗意的言说维护着女性的美丽、愁苦与尊严。在密闭的私人空间中,掩盖在作品下的个人情绪与困惑被揭露了出来。2000年,林白的创作进入到转型阶段。封闭在私人空间中的女人们几近消失。林白开始
-
谭恩美小说的创伤性研究
-
作者:
杨欢欢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谭恩美
文化差异
族裔身份
-
描述:
谭恩美的小说通过对中国故事的记叙、母女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她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寻求融合与平衡点的祈求,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与和谐的夙愿。而近年来华裔女性文学也逐渐成为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古今文化承接的重要文本。虽然国内外对谭恩美小说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从创伤症上对其小说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还存在着缺失,该论文试图以此为切口着手分析其作品中的创伤性。除去研究综述与结语,该论文一共有五个大的组成部分:第一章对创伤理论及心理创伤进行了简要略述;第二章具体描述谭恩美长篇小说中人类和生态的创伤症状,以及这种创伤
-
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
-
作者:
杨玲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现代性
女性文学
衍进
-
描述:
本文主要依据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美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女性文学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梳理出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轨迹。
-
《听雨楼随笔》研究
-
作者:
杨诗莹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物产
史实
诗歌观
女性诗词
风俗
王培荀
听雨楼随笔
-
描述:
《听雨楼随笔》为山东文人王培荀所作,这部作品展示了清朝蜀地的乡贤耆旧、物产资源、地方掌故、民俗风情、文物胜迹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部资料性较强的著作。本文将对《听雨楼随笔》作整体研究,重点分析此书中关于文学和风物的相关内容,力图探究此书的文学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全文布局如下:第一章为前言,主要介绍《听雨楼随笔》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介绍王培荀和《听雨楼随笔》。本章首先阐述王培荀的生平经历和著述情况,其次简述《听雨楼随笔》的整体情况。第三章分析《听雨楼随笔》中的诗歌评论。首先分析王培
-
清冯婉琳《饁芸室诗草》研究
-
作者:
杨扬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婉琳
饁芸室诗草
佩芸日记
-
描述:
冯婉琳是晚清山西诗坛的杰出女性诗人,其存世作品《饁芸室诗草》(以下简称《诗草》)和《佩芸日记》(以下简称《日记》)集中体现了她的诗文才华与思想见解,然而学界研究较少。本论文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日记、族谱、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冯婉琳及其创作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绪论、主体及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清代女性文学概况,简要分析清代《国朝闺秀正始集》等女性诗歌总集类著述对冯婉琳思想及创作的影响。阐述学界对冯婉琳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第—章考证冯婉琳的生卒时间、生活环境、
-
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叙事研究
-
作者:
杨萍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叙事轨迹
70后女作家
叙事转变
叙事意义
-
描述:
70后女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是二十世纪末到新世纪初的一个独特的文学镜像。她们以颇受争议的写作姿态和文学实绩向中国当代文学史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生成状态、发展变化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走向。自70后女作家登上文坛以来,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就从未停止过对其的追踪与研究。反观学界的研究成果,在文化研究、文学史界定、文本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入,但在叙事学研究方面仍存在着可以继续的空间。本论文主要以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基础,以叙事学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从叙事轨迹、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形态的转变方面对其
-
津岛佑子文学の女性意识について
-
作者:
杨希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津岛佑子
母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日本的女作家们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并频繁获奖。之后女性作家们备受读者喜欢的作品也层出不穷,活跃于文坛,现代日本女性文学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 其中,津岛佑子是现在日本文学界很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太宰治的二女儿。1947年3月30日出生于东京。大学期间她作为《文艺首都》的同人开始写小说,因新人女作家而备受关注。1976年凭借《猎殃殃草似的母亲》获得第16届田村俊子奖。其后先后获得泉镜花奖、川端康成文学奖、平林泰奖、伊藤整文学奖,谷崎润一郎奖、野间文学奖等殊荣。作品被翻译成英
-
丰富而疼痛的心灵: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知识女性的精神向度
-
作者:
杨蕊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向度
新时期文学
知识女性
存在之维
-
描述:
精神向度是文学作品终极价值的体现,这其中不仅包括着作家对人类生存和人性的终极关怀,更包含着对理想精神的形而上追求和对人类心灵家园的追寻。进入新时期之后,觉醒的知识女性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我所处的生存环境的恶劣,知识赋予她们以智慧,她们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她们第一次挤入曾被男性独占了千年的历史舞台,试图和作为王者而存在的男性分一杯羹。新时期以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女性的生存环境较之以往是更加复杂了。她们还未来得及从革命的阵痛中走出,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心灵的挣扎之中。面对苦难、成长、启蒙、情爱和社会和自我的异化
-
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十年地理景观
-
作者:
杨曼芬
来源:
世新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身分新疆界论
後殖民主义
张爱玲
後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
文化地理学
-
描述:
本研究擬以傳播學門之文化研究取徑,一探張愛玲上海關鍵十年。跳脫過往張愛玲研究之中文、外文、比較文學領域,以嶄新的視角發現並填補「張學」研究的空白,將「張學」現有資料匯總利用,再發掘新的價值。綜觀張學研究,均著重於她的人生軼聞、生涯織錦、文章索驥、文本辯證、情愛糾葛、往來信函……林林總總,獨缺以「後殖民主義」及「後女性主義」觀點檢驗真實與創作間張愛玲的異同之作,且多以女性主義視角點評張愛玲小說字裡行間的女性意識,通過有關性別、權力和情慾論述,探討張愛玲筆下男女人物的複雜關係,分析女性之間的各種衝突與矛盾,指
-
墨菲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
作者:
杨路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
描述:
墨菲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拓者,即首位将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和哲学引向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家,他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主张借鉴各家之所长,不断扩充和发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也为环境问题的探讨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墨菲的研究成果无疑对我们今后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有着启发性的重要作用,为其深入梳理归纳将对文学理论及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依据。目前,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还未形成完善的本土化理论,更遑论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指引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了。因而合理精准地汲取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
1
2
3
...
20
21
22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