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搜索到相关结果 314 条
-
告别'父亲'的家园--新时期女性文学解读
-
作者:
杨翠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文化
男权叙事
自由个体立场
女性主义
-
描述:
该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事话语理论,对新时期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女性文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致力于突出女性文学改写男权叙事、建立女性话语、以及颠覆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成绩.文章逐一考察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诸如女性解放、感知
-
改写经典: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幻想作品
-
作者:
杨宇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幻想文学
改写经典
-
描述:
本文主要探讨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幻想文学的改写,我认为,阿特伍德这类作品的突出特点是混淆了传统文类的边界,并在写作中大量采用了超现实的幻想元素,从而以独特的小说语言改写和颠覆了经典。 在阿特伍德的幻想作品中,我选择了四部长篇小说作为专题研究:第一章讨论《神谕女士》对哥特小说范式的颠覆,分析了其中反哥特传统的女性群像。第二章聚焦《使女的故事》,讨论阿特伍德借用恶托邦这种小说文类,表达了父权制控制下有关女性生育、女性气质的未来遭遇以及女性通过叙事进行的反抗;第三章分析《强盗新娘》,考察了其中的女性
-
从《小妇人》看父权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女性文学
-
作者:
杨咏梅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主义
女权主义
被动
服从
女性
-
描述:
该文通过对《小妇人》的分析,揭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怪圈.受父权主义思想的压迫,女性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接受甚至为父权主义歌功颂德.该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小妇人》中母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母女关系实际上是将父权主义思想传递给女儿的工具,从而使女儿遭受与母?
-
论林白小说创作的“转型”
-
作者:
杨扬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林白
女性写作
边缘性言说
创作转型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初,以《一个人的战争》崛起于文坛的林白,因其作品的女性视角和对女性心理大胆细腻的刻画而被誉为“个人化写作”和“女性写作”的代表性作家。以2000年为界,林白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林白前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追忆与回望的姿态描写女性个人的生命历程和独特体验,用诗性的语言和唯美的想象呈现出浓烈的女性意识和个人化色彩。新世纪以来,林白又陆续发表了《玻璃虫》、《枕黄记》、《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长篇。尤其是《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作品,林白的创作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评
-
为“第二性”赋予性别意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
作者:
杨静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批评实践
女性主义
-
描述:
二十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我国,在经过了漠视、排斥、激烈的争鸣、争论之后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对我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方法的改进,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批评方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当下文学批评界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繁荣也促进了女作家女性意识的觉醒,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赋予众多女性文学作品以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对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其成果,反思
-
以“蜕”为进:试析安妮宝贝的创作转向
-
作者:
杨春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转型原因
创作特点
安妮宝贝
创作转型
转型意义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历代女性创作者前赴后继,开创出女性文学的辉煌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写作尤为引人瞩目,在不同维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安妮宝贝的小说创作及其转型尤为值得关注。安妮宝贝通过创作转型打破了批评和接受之间的逆差,在持续畅销的同时获得了主流评论的认可,实现了读者和评论的双重肯定,这种局面在当今文坛是比较罕见的,构成了当代文学研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认为,女性创作者创作转型的原因除了大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还包括女性创作者对自身创作的不断要求,以及读者和文坛所给予的回应,都会
-
传统与现代: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童话研究
-
作者:
杨岚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
童话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
描述:
柳德米拉•斯捷凡诺夫娜•彼特鲁舍夫斯卡娅(Людмила.Стефановна.Петрушевская),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其创作覆盖了诗歌、小说、戏剧和童话等多个领域,受到了来自评论界和读者圈的广泛好评。长达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使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创作技巧日益成熟,炉火纯青。如今她的作品不仅在俄罗斯本土拥有巨大的市场,还被广泛地译为英文、德文、法文和中文等。由于其作品风格多样,内容深刻地见证了当代俄罗斯社会的转型,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以作家的童话为研究客体,分析其在主题和艺术方面的重要
-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Nominal Metaphors for Women from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
作者:
杨容萍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联理论
隐喻的本作获描与性质
题词性女性隐喻
隐喻理本的三个步骤
-
描述:
隐喻(本文及广义的隐喻说义,论括注喻、隐喻、分比题象征)历来本我个本很多领域都备受本注的话题,论性质题本作获描本当代隐喻本本的核心。隐喻本本的学获角度广,涉单到文学、文论、认据学获单语言学(论括语义学题语用学)描,也产生除论少的隐喻理论。获本当代语言学领域,几乎本本学派的语言学有都讨论论隐喻问题,只本侧重点本论我。Sperber题Wilson的本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据心理学、交国学描学获的角度我语言交国作出本释,及也语用学界的我枝独秀。本联理论适用于注说-推理交国模式。本联理论视角本的我隐喻的本本势必本现
-
铁凝与莱辛小说女性意识与人性关怀比较研究
-
作者:
杨晶晶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建构
女性意识
人性关怀
小说比较
莱辛
铁凝
-
描述:
被视为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坚人物的铁凝与2007年英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都是本国享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关怀女性人生与历史命运,在对女性身体、心理乃至精神世界的探索中表达出一种具有性别共通性的女性意识,同时,她们又将这种基于女性的观察与思考延展到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对人类人性进行“美”与“丑”的审视,在对人性的深入开掘与情感召唤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本论采用平行比较的方法,从女性意识和人性关怀角度对铁凝与莱辛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女性作家进行平行研究,发掘其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
-
伍尔夫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
作者:
杨音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诗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伍尔夫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运用比较文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以及接受理论探讨伍尔夫的诗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对其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伍尔夫诗学思想极大的影响了中国文学的结论。本文共分七部分阐述伍尔夫的诗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第一部分作为文章的导论对伍尔夫及其诗学思想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对国内外伍尔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介绍了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研究了伍尔夫女性主义理论对中
<
1
2
3
...
21
22
23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