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领导力:一项理论和案例的研究
作者: 杨晓凌   来源: 北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玻璃天花板   心本管理   柔性化管理   女性领导力  
描述: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日益增强,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女性担任了国家领导者或者大型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世界范围内女性管理者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逐渐崛起和管理学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对女性领导者的研究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一般的男性管理者相比,女性领导者在管理上有其独特的一面,为了了解这个特性,为其他正在摸索中的女性领导者提供一些参考,作者决定对商业、企业中的女性领导者进行研究,在研究商业、企业中成功女性的案例的基础之上,结合其他关于领导力以及女性的研
农村妇女组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新洲区的调查
作者: 杨夏玲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组织化   农村妇女   组织认知   组织参与   组织需求  
描述: 农民组织化是我国学界与政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特征日趋明显。农村妇女的组织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调查,对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从组织认知、组织需求、组织意愿、组织参与行为、组织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妇女组织化的现状;其次,本研究分别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村妇女组织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
作者: 杨敏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妇女工作  
描述: 论文主要是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的妇女工作内容及其经验。为此,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之处给予回答。接下来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二章主要是阐述并分析了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的背景,这其中主要是分析了妇女工作开展的条件与时代背景,为共产党顺利地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工作奠定了物质及组织等各方面的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着抗日救亡和边区建设为中心,在抗日战争的初期(1937年7月
右江革命根据地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 杨四维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制度特点   右江革命根据地   婚姻家庭制度  
描述: 本文所论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制度特点,以及当时的婚姻家庭制度对革命的影响和对当地少数民族婚嫁习俗的渗透。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由于当时妇女运动的积极开展,要求妇女解放的呼声很高。要真正地从根本上保障妇女的权益、维护妇女的地位就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令,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建设对妇女解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再加上右江革命根据地处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其婚姻家庭制度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婚俗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右江革命根据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杨红玲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邓颖超   妇女解放   时代价值   理论与实践  
描述: 邓颖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女性之一,在其革命生涯中,有50多年在领导和关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妇女运动经验,形成其独特的妇女解放理论。早在“五四”时期,邓颖超就在反帝爱国的浪潮下,开始谋求妇女解放,组织和领导天津的女学生及知识界妇女成立女子参政请愿团,致力于妇女的解放实践。经过北伐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其妇女解放思想从萌芽、形成,到逐步成熟、完善,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邓颖超的妇女解放思想:第
从非单位到单位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   社会变迁   组织化   单位化   非单位人群  
描述: 本文引入单位研究中的社会调控理论,以宏观和微观两种视野对1949—1962年发生在上海非单位人群身上以单位化为特点的组织变迁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以阐明社会调控体系重构过程中,人、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时期。如何把离散的社会重新纳入到新的政治体系之中,防止体系外的力量构成对新政权的威胁,阻碍新的现代化战略的推行,成为新政府执政的要义。为此,上海市政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单位化的重新组织,重构了社会调控体系。在城市,
拓荒者的声音:《晨报副刊》视域中五四女性文学的主题开掘
作者: 张明杨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开拓性   《晨报副刊》   女性文学  
描述: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质却是一部男性标榜史,女性作为一个沉默的性别群体在强大的男性话语权的压迫下是没有言语权的,仅仅作为男性的附庸物而存在。“五四”的一声春雷,震响了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现了“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女性的发现”,“女人”开始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甚至对整个革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量的群体被推上历史舞台。迎着“五四”的晨光,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批女性作家开始陆续浮出历史地表,而文学便成为了她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最为恰当也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中国女性从此结束了被描述
抗争与困境: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抗争之路演变的再思考
作者: 杨文婷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新文化运动   女性文学  
描述: 自“五四”发端的中国现当代的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到今天已近百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时代和文学时代,而且也同时开启了女性对于自我命运的抗争时代、选择时代。笔者拟以“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文学批评为背景,参考现有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与批评,对中国现当代的重要的典型性的女性主义作家作品进行文本细读,重点分析新时期以来的女性主义文学的抗争与困境,尤其是当下的女性主义文学发展方向的困境,力图提出新的问题。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按照历史纵向的发展,梳理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抗争方式
唐代宫廷女子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敬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文学馆   女子   掖庭局   内教坊   宫廷教育  
描述: 唐代处于中国封建时期的中间阶段,教育体系完善,大众的文化水平较高,在官学、私学教育发展的同时,宫廷中的女子教育也迅速兴起。唐朝宫廷女子人数众多,这个阶段的宫廷女子教育,继往开来,兼具传统与创新。本文主要围绕唐朝宫廷女子教育的史实,运用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宫廷女子受教育状况入手,分别对宫廷女子受教育的机构、内容、方式、特点进行研究。因为宫廷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还抽取了宫廷女子教育的代表上官婉儿,对其进行个案分析。宫廷女子受教育的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职责的必要、社会教化的要求和内在的动力。唐朝宫廷女
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作者: 杨淑荣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女性意识   新女性主义文学  
描述: 1980年代的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在台湾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最主要的是因为它所倡导和宣扬的新女性主义在女性解放层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为女性描绘出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本文以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中所出现的小说为研究内容,以主要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文本中所呈现的时代、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出此次创作潮流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塑造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本文主体部分有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台湾女性文学从光复前到1980年代的发展流变。1949年之前
< 1 2 3 ... 29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