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婷】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女性力量的式微:《伏羲伏羲》试论
-
作者:
李婷
来源:
经营管理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
式微
双性同体
菊豆
-
描述:
《伏羲伏羲》是关于人欲的悲剧。唯一的女性形象菊豆最富有智慧、见识,充分显示出了"女人的男性",但却最力量式微。这种式微使得故事失去了扭转其悲剧性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在长久以来的男权社会中,传统女性在婚恋与性双方面的被压迫与被歧视地位。而这种地位的背后却又是中国男性在面对女性与自身时长久无法摆脱的自卑,在走出了女性崇拜的人类原始期后,暴力成为了演示与释放这种自卑的唯一途径。
-
张爱玲小说中七巧与霓喜形象分析
-
作者:
李婷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小说
《连环套》
《金锁记》
形象分析
七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张爱玲是著名的女性小说写家,在她一生的著作中,女性形象是主要的,也是塑造得最成功最亮眼的。众多的作品与人物形象中,张爱玲对《金锁记》与《连环套》是最偏爱的,文学界也特别关注这两部作品。夏志清在文学史上给张爱玲定位时,曾将《金锁记》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张爱玲在二十三年的沉淀之后,又重新提笔将《金锁记》改写为长篇小说《怨女》,可见她对《金锁记》恋恋不舍的珍惜。
-
论繁漪、陈白露、愫方的觉醒和反抗
-
作者:
李婷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愫方
繁漪
觉醒
陈白露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曹禺先生通过笔下女性形象的觉醒和反抗阐释了“人的觉醒和解放”这个时代人主题 ,本文通过比较繁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形象在觉醒和反抗的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揭示和反映在新旧交替时期女性觉醒和反抗的艰难历程。
-
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儿
普契尼
托斯卡
咪咪
人物塑造
女性
-
描述:
一部歌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在普契尼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极富张力和弹性,在他的12部歌剧作品中,有7部歌剧是以女性角色命名的,这就足以看出普契尼对待女性角色的重视和偏爱。特别是对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和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美剧《情妇》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李婷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佛
父权制社会
心理诊所
人物分析
情感经历
情感问题
女权主义
当代女性
美国女性
托马斯
-
描述:
《情妇》(Mistresses)自从上映播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观众们的热切关注。该剧的收视率在美国家庭剧里也位居榜首。该剧以四个性感美丽的女主角各自特有的情感经历为题材,探寻当代女性的情感问题。她们在剧中精彩的表演,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她们的和善与软弱、敏锐与通达、自在和自立以及遇到问题的彷徨与无助。该剧在广大观众心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剧中的她们更具代表性,她们直爽、坦率、放任自己任由情欲击败理性
-
普契尼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以柳儿、咪咪和托斯卡为例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儿
普契尼
托斯卡
咪咪
人物塑造
女性
-
描述:
一部歌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在普契尼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极富张力和弹性,在他的12部歌剧作品中,有7部歌剧是以女性角色命名的,这就足以看出普契尼对待女性角色的重视和偏爱。特别是对歌剧《图兰朵》中的柳儿和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
浅析美国华裔女性主义书写与文化身份问题
-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华裔女性
批评理论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作家
相结合
女性主义批评
艺术创作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作为一门独立自足的新兴学科,运用西方后学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将本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以华裔女性自身的生活感受和切身体验为出发点进行艺术创作。开辟了美国文学与批评新领域,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
-
20世纪30、40年代上海商业文化与女性文学
-
作者:
李婷
来源: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落
道德
传统
商业文化
错位
现代
-
描述: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商业的发展成为其城市最突出的特征,由此引起的文化、文学以及女性文学的相应变化也格外令人瞩目。传统道德的堕落,传统的伦理观念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对接错位,为当时的两位女性小说家表现女性的生存状态,表达女性的思想与命运提供了多样的素材。
-
谁导演了阿町的悲剧
-
作者:
李婷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樋口一叶
理想的丈夫
孝道
-
描述:
虽然樋口一叶的文学成就,在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明治文坛中,也绝不逊色于众多的男性作家们,但是她的遗作《自焚》却长期以来被权威评论家们认为,是其辉煌文学生涯中的一处败笔。在我看来,虽然这部作品在文学表现上,有失其大家风范,但在思想性上,却是樋口乃至日本女性文学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引发了我们对明治女性问题的思考,引领我们去寻找酿造众多明治女性悲剧的幕后元凶。
-
无语的抗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权利的抗争高潮
-
作者:
李婷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语
多元
权利
抗争
-
描述: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沉重的时代.中国在这个时代获得了重生.战争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文学.八年抗战,女性文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被称为"无语时代".但"无语"并不意味着"放弃",女作家们仍然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体验为刚刚独立站起来的女性们争取着权利,在文学上进行着艰难而深入的探索,向世人展示着女性特有的思想、生活、追求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