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乔以钢】搜索到相关结果 70 条
-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内涵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明体现 ,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与超越。其间 ,女性意识对作品的内在意蕴产生了多样影响 ,那些因女性意识侧重点不同而形态各异的成功之作无不具有自身的价值。它们殊途而同归 ,表现了现代女性争取自身解放、实现“人”的价值的强烈意愿
-
“人”的主体性启蒙与女性的自我追求——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侧论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自我表现
社会主义新人
启蒙主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语境中,女性文学创作始终不渝遵循的人道启蒙以及重建个人自主性的努力,与女性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不完全一致;新启蒙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知识表达与建立女性主体的目标并非天然契合。新时期文学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既体现了启蒙思想模式的渗透,同时也昭示出在启蒙主义“人”的视野中确立女性自我的难度。
-
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学科化
学科建设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从学科意识的萌发到学科理念的形成 ,经历了近 2 0年的实践过程。现阶段积极推进学科化进程 ,不仅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争取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实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人文价值。当前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标志包括 :明确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 ,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 ;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运作方式 ;具有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 ;拥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 ;不断扩大学科内外部的学术联系等。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的建设和发
-
“五四”传统与新时期女性文学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传统
新时期
女性文学
-
描述:
“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的现代性信仰并没有提供一套性别语言,使研究者能够在启蒙思想内部描述出妇女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五四”启蒙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影响是综合、复杂的:它一方面赋予此期女性创作以“人”的主体精神的高扬,另一方面却也同时规定了女性问题提出的限度。
-
萧红与中国女性文学:纪念萧红百年诞辰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文学与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
女性文学
性别
-
描述:
萧红的创作启示我们,中国女性文学的内涵并非仅限于"性别书写"。它无疑具有"性别"特质,但这"特质"并非来自任何抽象的理念,而是受制于社会文化生存的历史和现实,以及人类个体或隐或显的性别意识对文学活动的渗透。特别重要的是,它从来不是"惟性别"的,而是注定同阶级、民族、时代政治乃至个体精神倾向等多重因素融会在一起。
-
关于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课程
女性文学
性别
-
描述:
近年来,大陆部分高校开设的女性文学课程将性别范畴引入文学。与一般文学类选修课相比,这门课程有其独特之处:它在性别与文学的交汇点上把握课程内容,使之成为女性的、文学的、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三者的具体关系或可表述为:以女性为主体,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化为基石。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国家意识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现代国家意识
新时期女性文学
-
描述:
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国家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基本上是依照启蒙的思想逻辑来思考女性问题,启蒙的思想目标也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解放的目标,从而使女性解放问题转化为女性与“国家”、与“人”的启蒙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总格局下,新时期女性文学关于女性经验的倾诉,关于“爱情”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着眼点并非女性性别的生存,而是对启蒙事业的承担。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选择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文学女性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中国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文学选择乔以钢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相对于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学传统,妇女文学创作无疑显得稀少、零落,但从《诗经》中的女性之声到清朝中叶的才女吟咏,依然构成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并非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其本...
-
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实践:2006-2010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领域
女性文学
性别研究
-
描述:
2006年到2010年,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学术转型的态势。"性别"作为文学阐释的有效范畴之一,运用于女性创作以及更多的文学领域,有关文学与性别关系的探讨取得新的收获。研究者在借鉴西方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时,更倾向于客观理性,结合中华民族文学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与此同时,显示出较强的理论反思能力。
-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学科化建设
中国
女性文学研究
基本概念
当代文学研究
研究进展
-
描述:
世紀之交的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國外性別理論的系統譯介與多維理論視野的建立;第二,女性文學基本概念的辨析和理論資源的清理;第三,思考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在本土實踐過程中的得失;第四,結合創作實際探討性別與文學之間的複雜關聯;第五,關注女性文學的學科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