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幽闭与自我灵魂书写的统一:从《私人生活》、《一个人的战争》看90年代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
作者: 韩丽娟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疏离     自我  
描述: 女性文学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女性写作渐渐开始抛弃男性立场,以独立自为的社会存在形态,去大胆探索女性群体完全不同于男性群体的生命世界。她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自觉选择了幽居一隅,远离社会,书写内心。女性文学在这一阶段,所突出的是自我和独立,具有浓厚的私人化色彩。
幽闭与自我灵魂书写的统一-从《私人生活》、《一个人的战争》看90年代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
作者: 韩丽娟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疏离     自我  
描述: 幽闭与自我灵魂书写的统一-从《私人生活》、《一个人的战争》看90年代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
论形体教学对高校女生培养的作用
作者: 韩颖   赵刚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女生   形体训练   培养学生   培养的   自然美   女性学   大学生   形体教学   形体美   形体课  
描述: 人的姿态、气质、精神面貌和素质修养。我国部分高校针对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开设形体课。旨在为21世纪的女性培养兼具充沛学识、高雅素质的知性美,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1培养健康美,塑造健美的体型健康美
从女性本位角度论张爱玲与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异同
作者: 韩梅梅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女性本位   相似   差异  
描述: 张爱玲和王安忆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两位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两人都以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为书写空间,描绘了一个个平凡女性的悲喜命运,对女性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追寻,凸显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王安忆显然是对张爱玲这一书写传统的继承,但她又有自己的发展。她在女性关怀方面更理性,也更现实。
她们无“女书”─—《诺顿妇女文学选集》及其他
作者: 韩敏中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英国文学   男权文化   女作家   诺顿   妇女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她们无“女书”─—《诺顿妇女文学选集》及其他敏中SandraM.GilbertandSusanGubar,eds,TheNortonAnthologyofLiterature byWomen:TheTraditioninEnglish(NewYor...
“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
作者: 韩晓露   来源: 观察与思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学   社会性别   中国大陆   研究生课程   大学生   高校   大学课堂   社会学研究   学生需求   社会课程  
描述: 假若“女性社会学”走进大学课堂,情景将是怎样? 曾经有人亲眼目睹大学生听有关女性与社会课程的场景:在上海某著名高校,当学生们得知将有女性学专家在此开设女性与社会课程的时候,大爆冷门,原本计划200人的听课课堂居然挤满了1000个学生。其中,男生占了近三分之一。有很多挤不进课堂的学生们只能站在走廊上听,有不少学生在走廊上站着从开始听到结束。现如今,开设有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韩东娟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和谐  
描述: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是世界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不仅被誉为短篇小说女王,更因其作品常通过城市小镇普通居民的平凡生活来反映生老病死等严肃主题而被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誉为“当代契诃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门罗不仅在其作品中寄予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而且还通过大量的环境描写展现其对于生态的关切。无论是在其早期作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还是近期作品《逃离》中,门罗都把其剑锋直指父权制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抨击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而这正与生态女性主义的主旨相吻合。
矛盾与和谐—盖斯凯尔夫人与她的作品《玛丽巴顿》分析
作者: 韩萨日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盖斯凯尔   矛盾   爱与关怀   和谐  
描述: 虽然许多文学评论家已经分析了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玛丽巴顿》当中的阶级问题,妇女问题和伦理问题,相比较于《玛丽巴顿》的国外研究,在国内对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的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只是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作了简单介绍。有些书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解释《玛丽巴顿》,但未能探索到其深刻内涵。所以对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玛丽巴顿》进行一个透彻的研究,以找出她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从哲学理论当中的矛盾统一理论出发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代表作《玛丽巴顿》。通过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玛丽巴
逃家•离家──同居义务的女性主义法律史考察
作者: 韩欣芸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女性主义法律史   同居义务   从夫居   破绽主义  
描述: 台湾亲属法在妇运的努力之下,已大致脱去了「夫权/父权独大」的色彩,不过,先行研究也指出目前的法律仍有限制:从夫(家)居仍为多数家庭的住所安排即属之。本文藉由梳理立法纪录、司法判决、报章杂志文章、妇团主张等描绘同居义务概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尝试理解今日规范样貌从何、如何而来,并提供衡量、想像下一阶段法律改革的可能。 本文首先探讨同居义务如何从实践中被明文化,成为民法规范的一部份。其次检讨了1985年的亲属编修正中,虽然使夫妻住所得例外约定,却不足以破解「现代的休妻权」──丈夫依第1002条主张自己的住
家国之躯与角隅之体:五四女性身体观的两种表达
作者: 韩晓琴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青年》   身体   疾病   死亡  
描述: 五四新文化时期是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革的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得到广泛重视和提倡,女性身体解放被纳入时代解放的叙事中,女性解放的话语言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新青年》为战场,许多新文化领袖以“民主”、“科学”为旗,从反对封建礼教、倡导个性解放的立场出发,对社会传统道德、男女两性关系中违背民主、理性、科学的旧有陋习及陈腐教条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新青年》中关于女性贞操问题的讨论呈现两种话语言说:伦理的觉悟(公共性话语言说),在“民主”、“科学”大旗下将贞操问题纳入新的伦理观念中,将其作为反对旧道德的有
< 1 2 3 ... 16 17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