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孟培   洪英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掩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因而从对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女性身上,可以一定程度的窥探企业产品的特征和社会文化立场,解读女性作为独特社会文化群体是如何传达企业和时代的声音的。
《大雷雨》中鸟的意象
作者: 王英丽   来源: 俄语学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捷琳娜   自由    
描述: 卡捷琳娜是一位纯真刚烈的女性,富有幻想力。她无论做什么都受自然本性吸引,是原生态的俄罗斯女性形象,她的身上弥漫着俄国固有的自然力。她的整个一生如同演绎着一只来自大自然的小鸟的生命历程:少女时代自由自在,嫁出后被关进笼中,最后为求得解脱自取灭亡。卡捷琳娜一直受天性的左右,从未有预先策略的安排,就连自杀也几乎是突发奇想,只是念头想到家,就联想到坟墓,便决定自杀,以求灵魂回归自然。本文通过鸟的视角,透视卡捷琳娜的精神本质。
男权中心意识下女性的悲剧——以《橘子红了》为例
作者: 梁丽英   来源: 速读(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中心意识   悲剧   爱情   女性  
描述: 李少红,中国内地导演,其作品《橘子红了》是一部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本文通过分析该剧中女性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封建男权中心思潮下来阐释男权中心意识下女性的悲剧.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单介绍了《橘子红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讲述男权中心意识文化下女性意识的失落;第三部分析了剧中的三个主要的女性形象;第四部分结合剧中女性形象,分析其悲剧的根源;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语.
男权中心意识下女性的悲剧
作者: 梁丽英   来源: 速读(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李少红,中国内地导演,其作品《橘子红了》是一部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本文通过分析该剧中女性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封建男权中心思潮下来阐释男权中心意识下女性的悲剧。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单介绍了《橘子红了》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讲述男权中心意识文化下女性意识的失落;第三部分析了剧中的三个主要的女性形象;第四部分结合剧中女性形象,分析其悲剧的根源;第五部分為文章的结语。
浅析“二拍”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作者: 耿英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二拍”   凌濛初   女性  
描述: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文人凌濛初的两部话本小说,其中不少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尤为值得关注。“二拍”中的许多女性自主追求爱情和婚姻、向往男女平等且表现出了不逊于男性的不凡才智,这种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密切相关。
姚木兰是“儒”而非“道”
作者: 赵英华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男权   完美女性   儒家思想   婚恋观  
描述: 对于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姚木兰在哲学体系上的儒道归属问题,一直颇有争议。大多数研究者也倾向于认同姚木兰是道家,笔者大胆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姚木兰是"儒"而非"道"。本文将简单讨论把姚木兰归为道家一派的一些提法,进而从作家个人的宗教哲学体系构成,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姚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生活中的原型,作家以及封建男权时代的局限,婚恋观和家庭伦理等方面探讨姚木兰符合"儒家女儿"的基本特征。
女性主体性比较——简·爱与蓓基·夏泼形象再解读
作者: 刘英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简·爱   蓓基·夏泼   女性主体性  
描述: 简·爱与蓓基·夏泼同为底层女性家庭教师,对世俗社会的强烈反叛是人物共性。作家对女性主体性的认知差异导致女性形象在主体性方面存在反差。首先,作家所处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们对女性不同的态度;其次,由于性别的影响,萨克雷主要着眼于女性对男性的外在依附,而夏洛特却能深入女性的内在。最后,蓓基·夏泼消极的主体性与简·爱积极的主体性对立着诠释了女性主体性。
浅谈现代女性着装中性化现象
作者: 陶辉   熊英   来源: 天津纺织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权主义   中性化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形象已经悄然的发生改变,女性形象从传统的阴柔、脆弱、细腻慢慢向坚强、主动,独立转变。近些年来,时尚界刮起愈来愈烈的“中性化”风潮,让中性化成为一个时尚的概念,并逐渐确立为一种新的前卫风向标。而且伴随女性中性化浪潮的兴起,宣示了女权主义的发展,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的提高。本文从时代背景、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中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浅析新女性主义背景下中国影视剧的“小妞时代”走向:以《新闺蜜时代》和《小时代》为例
作者: 赵英君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性别叙事   小妞时代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几年,中国电影电视产业不断发展,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特征也凸显出来,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最近的《小时代》、《新闺蜜时代》,女性角色渐渐丰富了荧屏,这种大众传媒对于观众意识形态的引导,更让社会深入思考了新时代新女性主义下的两性关系,影视剧更是向一种“小妞时代”发展。
《诗经》与汉乐府诗中弃妇形象之比较
作者: 王英楠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诗经》之弃妇诗与汉乐府弃妇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從弃妇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恋爱的方式和被弃的态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到后汉,中国古代弃妇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诗中的女性形象也有显著的转变。以《诗经·氓》与《孔雀东南飞》为例,将《诗经》时代和汉乐府时代诗歌中的弃妇形象作比,使读者了解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中最不幸的部分——弃妇的生活感受,洞察当时的婚姻家庭状况,了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体会上古时代女子的整体风貌和美德以及婚姻给她们带来的悲哀。
< 1 2 3 ... 33 34 35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