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米切尔】搜索到相关结果 238 条
-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
-
作者:
杨美林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赖性
男权社会
悲剧性
-
描述: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文中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白流苏,这个人物从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坛与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白流苏的两次婚姻以及白公馆淡薄的亲情两个角度,阐述白流苏的悲剧性命运。本文也从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和白流苏自身性格弱点两方面对造成白流苏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进而得出当代人在恋爱婚姻方面的深刻启示。
-
《隋唐演义》的女性观
-
作者:
蔡美云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情
《隋唐演义》
女人祸水
才
-
描述:
与古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相比,《隋唐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女性在作品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并塑造出了一批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该书表现出来的女性观极为复杂,其中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迂腐、保守甚至落后的一面。作者热情地赞美了女性的才与智,肯定了她们追求婚姻自主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女性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同时又站在男性的立场,用传统的价值尺度衡量女性,因此对女性赞赏的同时又有诋毁,甚至丑化,在对女性的总体认识上重蹈了"女人祸水"的覆辙。
-
一曲悲壮的赞歌:论《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的“病”
-
作者:
程美林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萨拉
“病”
追求
自由
-
描述: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经典代表作,20世纪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福尔斯创造的萨拉这一个性鲜明,行为独特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在维多利亚时代,萨拉似的新女性形象是不被接受的,是遭唾弃的、是病态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萨拉的"病"呢?它将从萨拉勇于追求欲望,萨拉自制恶名和萨拉对查尔斯·斯密森的自我意识的启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
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
-
作者:
曾善美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女儿观
-
描述: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千姿百态的性格特征背后所蕴含的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本文试从贾宝玉对那些和他有着或深或浅的爱情纠葛的女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出发,对其女儿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
从女性视角解读《战争与和平》中的海伦与娜塔莎的形象
-
作者:
杨四美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女性视角
灵魂
肉体
娜塔莎
象牙女郎
-
描述:
该论文选取了《战争与和平》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海伦和娜塔莎,一个被塑造成浪荡、追求感官刺激的堕落形象,一个则是贤妻良母、热衷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理想女性形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海伦被塑造成肉体化身的事实和原因,揭示背后隐藏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灵魂"与"肉体"观念。接下来对作家笔下的理想女性—娜塔莎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十三岁、十六岁到结婚后的形象变化过程进行细致论述,展现出娜塔莎被男权文化牵制、驯服的完整过程,对这一形象塑造进行批判,指出娜塔莎实质纯粹是按男性希望来塑造出的"象牙女郎"。最后分析这两个人物
-
解构“天使” 颠覆“妖妇”
-
作者:
王美红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
“天使”
《金陵十三钗》
女性形象
-
描述:
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塑造了一群独特的女性形象。首先,她以男性的视角描绘了"天使"与"妖妇"两种女性形象,然后又从女性自身的生理体验、情感体验、性格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对男性眼中的"天使"与"妖妇"形象进行解构和颠覆,反映出女性在男权文化中形成的复杂性格,并对其所具有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从朱淑真的诗词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何美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诗词
朱淑真
女性
-
描述:
朱淑真(亦作朱淑贞),宋代女词人,号幽栖居士,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性作家之一,与李清照并称女性文学双壁。朱淑真自幼聪慧,通晓音律,能文善画,对诗词尤为擅长。她的作品从女性视域向我们展示了追求自主、要求独立的“自我”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历经挫折、痴迷真爱的女人对命运的抗争。她在这种挣扎、抗衡中体现出的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值得称道。她在诗词中以无畏的精神向我们揭示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那种或强烈或朦胧的女性意识,成就了朱淑真诗词的永恒魅力。
-
金陵十二钗命运探究
-
作者:
唐美花
来源:
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封建社会
《红楼梦》
女性命运
-
描述:
《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一部史诗力作,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讲述封建女性悲剧命运的代表作。曹雪芹真实的描写了书中女性形象痛苦的人生以及被摧残的爱情故事,书中所讲诉的金陵十二钗,有的人风光无限,有的人贵为皇妃,有的人默默无闻,可最后都被命运所嘲弄,走向不归路。本文作者就《红楼梦》中十二钗的整体命运结局,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
从女性视角解读《战争与和平》中的海伦与娜塔莎的形象
-
作者:
扬四美
来源:
北方文学(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女性视角
灵魂
肉体
娜塔莎
象牙女郎
-
描述:
该论文选取了《战争与和平》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一海伦和娜塔莎,一个被塑造成浪荡、追求感官刺激的堕落形象,一个则是贤妻良母、热衷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理想女性形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海伦被塑造成肉体化身的事实和原因,揭示背后隐藏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灵魂”与“肉体”观念。接下来对作家笔下的理想女性一娜塔莎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十三岁、十六岁到结婚后的形象变化过程进行细致论述,展现出娜塔莎被男权文化牵制、驯服的完整过程,对这一形象塑造进行批判,指出娜塔莎实质纯粹是按男性希望来塑造出的“象牙女郎”。最后分析这两个人物
-
中西方广告传播的价值观念
-
作者:
黄美琴
来源:
集团经济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传播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经营观念
女性形象
-
描述:
广告已经成为塑造大众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的最重要媒介之一。广告文化表现了人们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符合时代潮流。因为广告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它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促进销售造成的。而对比中外广告特色,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第一段]
<
1
2
3
...
11
12
13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