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殖民经验与台湾(女性)小说史学方法初探
-
作者:
邱贵芬
召开年:1998
会议名称 :殖民地经验与台湾文学——第一届台杏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本论文以当前三部“政治不正确”的作品:李昂的《北港香炉人人插》、朱天心的近作《古都》和被列为“新世代”作家朱国珍的《夜夜要喝长岛冰茶的女人》为例,对台湾(女性)文学史学方法提出见解。
- 步下“神坛”的文学——浅论“身体写作”与未来文学走向
-
作者:
金玲玲
召开年:2008
会议名称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90年代以来,文坛内身体写作的势力正在迅速的蔓延,成为我们文学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大量涌现的该类文本,很快吸引了广大读者与学者的眼球,也引发了一场围绕其展开的学术争论,核心焦点包括:身体写作的涵义如何界定,其是否为女性文学,产生并流泛的原因为何,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这股来势汹涌的文学力量……本文中,作者将就这些热点问题做出自己的论述,并对未来文学的走向做出简单的预测。
- 梁启超的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观
-
作者:
刘洪艳
召开年:2008
会议名称 :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在我国现代启蒙思想运动初期,梁启超欲开民智(《变法通议》),育新民,将《尚书·康诰》与《大学》中新民概念用其命维新说改造成新的公民(《新民说》)加以阐发。而其重要努力之一便是提倡并发动小说界与诗界革命,希望以文学之力新一国之民促进新政治、新风俗、新人心、新人格的养成(《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其中当然也包涵了对女性文学与新女性的提倡之内容,从而表明他是启蒙思想运动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
- 桂北地区生态女性文学研究:以杨丽达的小说《桃花塘记》为例
-
作者:
唐朝文
龙翔
召开年:2015
会议名称 :当代外语(第一辑)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生态女性是女性文学评论方法的前沿视角。本文以区域为背景,以生态女性为视角选取了桂北地区杨丽达的女性文学作品中篇小说《桃花塘记》为题材,解读了生态女性和女性文学的当今涵义,揭示了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生态关系,为文学更为社会的发展添加一些人文的关怀。
- 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
-
作者:
于守艳
王晶
召开年:2008
会议名称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当女性学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力图参与到教育的主流,发挥性别视角在教育中的影响作用时,其批判与反思的锋芒指向了知识传统以及教育关系,女性学主张教学中要贯彻女性主义的精神,重视女性经验和话语对知识的参与式建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持有者的权威地位,把教师也作为处在情境和历史中的主体之一,在知识把握和自我认同上注重个体经验的前提
- 明清江南闺秀诗社考论
-
作者:
赵厚均
召开年:2013
会议名称 :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文人雅士结社联吟,是宋元以来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人比才量力,激发创作热情的重要方式,往往被目为一时之美谈。而这一雅事,闺秀诗人因其身处深闺的局限,长期以来是与之无缘的。晚明以降,沉寂多时的女性文学创作又突然进发,出现了一大批闺秀诗人。尤其在江南地区,闺秀诗人逐渐走出闺中,效仿文士结社吟诗,形成了蕉园诗社和清溪吟社两大声名远播的闺秀团体。闺秀结社吟诗,又由江南而波及全国,昭示着女性文学创
-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简述
-
作者:
李先瑞
召开年:2009
会议名称 :第五届全国大学日语教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1.导论女性主义文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女性主义思想简言之就是争取妇女独立和解放的思想,或者说它是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明治维新后,人们受近代化及人权运动的影响,许多女性意识到时代的巨变,也逐渐找到了表达自我和全身心投入到现代生活的方式,女性文学得以复苏。其中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性
-
作者:
张晶晶
召开年:2008
会议名称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新时期以来,随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女性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也呈现出许多新质,这些新质与现代性的主体性要求不谋而合。集中体现在女人基于人的觉醒而改变,表现在由他者、次性的身份到作为与男人一样的人的主体性要求,表现在女人由依附性到独立性这一精神过程的艰难蜕变。新时期女性文学在20世纪新文学的人学主
-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及其走向
-
作者:
刘钊
召开年:2008
会议名称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一、建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现实性在中国新时期文学走过的30年历程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发生到发展贯穿始终,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而女性文学学科建设则更为迫切地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文学批评实际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 新旧驳杂——挣扎在传统与现代漩涡中的《眉语》
-
作者:
邹明飞
召开年:2015
会议名称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摘要:《眉语》创刊于20世纪初的上海,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特殊的时代特色在《眉语》杂志上留下了新旧驳杂的痕迹,这在《眉语》的栏目中有明显的体现,尤其是占最重要地位的小说栏目,展示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学所生的一系列变化。
<
1
2
3
...
5
6
7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