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电影探究
作者: 吴艳玲  日期:2015-01-01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同性恋 女性主义电影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发生了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激进政治运动。作为这场运动的主导力量的新青年们,企图推翻他们的父辈悉心维护的价值观。女性主义以此为契机,以各种方式争取自己的权益。电影作为一种隐喻的艺术作品,一直都受到各个流派的密切关注。从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当中就有了女性角色,女性也是电影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电影里的女性有着各种各样的姿态和角色设定,从妙龄的少女、新婚的妻子、哺乳的母亲到孱弱的老太太。正是因为电影里的这些女性角色,才丰富了电影叙事的完整性。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来对
20世纪30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研究:以《开明国语课本》(高小)为个案
作者: 刘聪慧  日期:2009-01-01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性别倾向 语文教科书 20世纪30年代 
描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作用,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受到师生的一致重视,它在内容上更多地反映社会、反映生活、体现文化,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是反映和传递性别文化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渠道。本文将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个案,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性别差异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性别倾向作为研究重点,对20世纪30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开明国语课本》由开明书店出版、叶圣陶编写,文章首先梳
20世纪30年代中韩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傅雅文  日期:2014-01-01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三十年代 中韩农村题材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20 世纪三十年代的中韩两国,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军阀混战,整个社会贫富不均,农村更是沦为被严重压迫和剥夺的对象,因此,中韩两国的一部分作家开始将目光从城市生活题材转向农村乡土上的农民群体以及他们的生活样貌,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开始大规模出现在中韩两国文学史的舞台上。本文将结合两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选取一部分代表性的农村题材的作品,将其中的农村女性形象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中韩农村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造成这种性格差异的原因,企图对当时两国的农村、社会有一定的把握,并归纳三十年代农村女
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性画报研究:以《妇人画报》为例
作者: 方吟  日期:2014-01-01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妇人画报》 画报 女性 
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处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现代都市形成,租界林立,西方思想不断传入,各种思想观念并存,新旧杂糅。伴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涌动,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追求独立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都市大众文化和近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女性报刊杂志得到繁荣发展。《妇人画报》是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办的一份女性画报,本文选择以女性读者为对象的《妇人画报》作为一个视角,来描绘当时女性画报的概况。首先通过梳理上海女性报刊从萌芽到兴盛的发展脉络,以及上海女性画报的发展特点,来分析《妇人画报》出
20世纪20年代摩登风格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示
作者: 张新宁  日期:2016-01-01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几何图案 摩登风格 拼接 同类色 女性形象 装饰运动 服饰设计 
描述:通过阅读小说和欣赏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从中获得服饰设计灵感,以20世纪20年代具有典型性的时代断面为研究背景,以时装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独具审美特色的建立为核心研究内容,剖析这一时期西方女性的审美观念及服饰风格,特别是对该风格在当今中国女性服饰设计和着装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解析。设计实践方面,提取装饰运动中简洁明快的表现手法与设计元素,以西式服装款式造型为设计主线,注入几何形状和线条搭配的图案造型,运用同类色彩和拼接制作工艺,以提高视觉冲击感。结合简洁自然的服装剪裁和廓形样式,在体现上世纪2
20世纪20-40年代改良旗袍与上海社会
作者: 初艳萍  日期:2010-01-01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改良旗袍 消费文化 近代上海 符号 
描述:改良旗袍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上海社会的女装样式,至20世纪40年代末渐渐淡出当时妇女的日常穿着。改良旗袍成为近代上海妇女社会地位及时尚变化的历史记忆。清末,经过长期的统治与漫长的社会变迁,满族妇女的旗袍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代表上层高贵与典雅的服饰,这种符号化的服饰语言的形成是近代旗袍复兴中不容忽视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近代上海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为改良旗袍在上海复兴提供了条件。改良旗袍不仅是当时上海妇女的名片,也是上海风情流行的媒体。改良旗袍的出现迎合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妇女身份的重塑。20世纪2
2010-2014年《新体育》女性体育语篇话语分析研究
作者: 潘爽  日期:2015-01-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话语 语篇 《新体育》 女性体育 
描述:随着我国女性体育的日益发展以及媒体对女性、女性体育的关注,女性体育已成为媒体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如何发挥媒体对女性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我国男性、女性体育的共同发展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选题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视角,并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对《新体育》2010-2014年这近5年有关女性体育语篇话语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女性体育与《新体育》的发展。同时,为学界有关女性体育、体育媒体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社会大众正确认识与理解女性、女性体育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内
2010-2013国产高票房电影中女性形象再现研究
作者: 韩丽远  日期:2015-01-01 来源 :辽宁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国产高票房电影 媒介再现 女性形象 
描述:2010年是中国电影由产业化初级阶段过渡到产业化升级阶段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迈入100亿大关。尽管这一现象与电影票价上涨密切相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应电影市场巨大的潜力和爆发力。2010-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高票房电影不断刷新纪录,引发国内外关注。高票房电影不仅赢得了高额的利润,也会一定程度上成为电影发展的导向。今后电影的营销方式、拍摄手法、叙事模式、形象塑造很有可能会借鉴这些电影。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票房上的胜利,在于它掌握了电影市场的规律,
2006年日本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弦  日期:2008-01-01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日本电视广告 女性歧视 性别角色定型 女性形象 
描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是广告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近年来国内媒介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性别角色定型”以及“女性的性对象化”一直是备受各方争议的研究焦点,国内许多广告也因歧视女性而遭到学界的诟病。本篇论文将视线投向与我国同处东方历史文化环境下的邻国日本,结合作者在日参与电视广告制作的实际经验,试图从广告从业者和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个女性主义课题。论文通过对2006年在日本播出的140支电视广告的内容分析,分析了2006年日本电视广告中女性的性别角色定型程度,并运用群组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三个主要的典型形象:
200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性别角色分析——基于199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结论的比较研究
作者: 刘朝晖  日期:2008-01-01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性别刻板化 
描述:200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性别角色分析——基于199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结论的比较研究
< 1 2 3 ... 600 601 602 ... 604 605 60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