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诗骚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卢静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诗经   楚辞   女性形象  
描述: 分析了《诗经》、《楚辞》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异同 ,并以之窥视了南北文化的审美趣味 ,比较了自然美与修饰美、动态美与静态美、明朗美与愁怨美、白描勾勒美与工笔重彩美的差异 ,并分析了原因。文章从文化学、诗学等角度审视了这一命题。
对封建礼教和理学的背叛与超越——略论元杂剧中若干女性形象
作者: 奚海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宗法家长制   元杂剧   《西厢记》   真正的爱情   主体意识   老夫人   女性形象   门当户对的婚姻   婚恋观  
描述: 对封建礼教和理学的背叛与超越——略论元杂剧中若干女性形象
论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兼评曹禺的创作意识
作者: 王建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意识   愫方   兼评   曹禺剧作   情爱意识   知识女性形象   《北京人》   陈白露   中国女性   《雷雨》  
描述: 文明对愚昧、民主对封建专制的强行撞击是本世、纪初撼动人心的大事。继鲁迅、郭沫若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以令人注目的文学成就,在“人的文学”领域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不断成熟与壮大。这其中也有驰名于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的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话剧文学范本。曹禺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女性群象的构画与塑造,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煜煜闪光的明珠。 遗憾的是曹禺在《北京人》
论《红楼梦》悲剧人物形象
作者: 张伯娟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至爱困惑   悲剧精神  
描述: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个别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女性悲剧命运分类和至爱困惑的原因。并揭示人性在追求与挣扎中不能摆脱男权社会及男权意识的压迫而显现出来的悲剧意味。
谈乐府民歌中的女性风情
作者: 胡冰茹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   文学   通俗   民间  
描述: 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它独有的价值,特别是诗歌中的民歌。但历年来对这些形象的评价都比较单薄。本文着重谈汉乐府民歌女性形象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这些女性的风情。
中国古典戏剧中女性爱情观的现代嬗变
作者: 贾若骥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   《牡丹亭》   张倩女   爱情观   《西厢记》   现代性   杜丽娘   女性形象   人格独立意识   汤显祖  
描述: 中国古典戏剧中女性爱情观的现代嬗变
论建党初期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
作者: 畅引婷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党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部   女界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   建党初期   妇女报刊   向警予  
描述: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从此,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紧密联系,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密切结合。从1922年、1923年的工人运动高潮到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直至1925年北伐革命的胜利进行,都充分体现了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
中国近代知识女性与妇女解放
作者: 畅引婷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妇女解放   知识女性  
描述: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除当时有利的客观环境外,知识女性自我解放意识的觉醒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前后,与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相适应,一批妇女先进分子提出并努力践行的“去依赖”、“尽义务”、“增能力”的妇女解放思想,不仅在近代妇女解放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当代妇女运动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西学东渐对中国妇女的影响
作者: 杜婉言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女学报》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男女平等   西学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妇女观念  
描述: 西学东渐对中国妇女的影响杜婉言一妇女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妇女的社会地位则是妇女问题的焦点。在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尽管红山文化中威严的女神群像,证实了在中国史前时代确曾有过对女神的崇拜;尽管在新石器时代以农业为主...
菲勒斯中心话语:张爱玲与中国女性文学漫谈
作者: 张薇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菲勒斯中心   女性文学  
描述: 以张爱玲的作品为参照,以凌叔华、王安忆等现当代女作家的小说为对应,表现中国女性文学中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蒙昧、觉醒、批判与反省。其小说有着深刻的历史象喻,“绣枕意识”传达出的是几千来中国妇女的生活命运与历史轨迹。在菲勒斯中心(男权文化)里,女性在男权樊蓠桎梏下的呼喊与挣扎,是一部还没有充分被解构的历史。这有待于中国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