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柳子戏传统剧目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作者: 王建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转型   柳子戏   女性意识   传统剧目   女性形象  
描述: 山东柳子戏传统剧目为中国近、现代文艺画廊增添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有些甚至是文艺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女性形象。对比传统文艺史家所认为的中国女性现代意识与女权意识从五四开始的观点,柳子戏因其传统剧目中的女性典型形象为开拓生存空间与展露性别意识做出的努力而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例,站在了中国文艺现代转型的前列。
谈鲁迅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建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鲁迅作品   祥林嫂   人性   封建势力   金锁记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婚姻制度  
描述: 《祝福》中的祥林嫂与《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鲁迅和张爱玲笔下较为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同处旧的时代,同是旧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同样以悲剧的命运
论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兼评曹禺的创作意识
作者: 王建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意识   愫方   兼评   曹禺剧作   情爱意识   知识女性形象   《北京人》   陈白露   中国女性   《雷雨》  
描述: 文明对愚昧、民主对封建专制的强行撞击是本世、纪初撼动人心的大事。继鲁迅、郭沫若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以令人注目的文学成就,在“人的文学”领域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不断成熟与壮大。这其中也有驰名于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的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话剧文学范本。曹禺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女性群象的构画与塑造,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煜煜闪光的明珠。 遗憾的是曹禺在《北京人》
论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兼评曹禺的创作意识)
作者: 王建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论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兼评曹禺的创作意识)
走出一步天地宽
作者: 席淑君   王建华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威海市   妇代会   创办   基地建设   走出   妇女干部   天地   荣成市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走出一步天地宽
谈《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建敏   来源: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形象内涵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群五彩斑斓、摇曳生姿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平凡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女性,但大多数是狐妖狐媚、精灵古怪,她们以内在美著称.而我认为其中三类最为动人:一类是痴情女性,一类是知恩必报型,一类是才智型.本文通过这三类女性形象来探讨其背后的内涵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建丽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池莉凭着其作品的通俗易懂深得读者的喜爱,而她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也在读者心中烙下印记,成为大众探讨的一部分。她作品中的女性原型均来自于现实生活,来自于她本人对女性的认识,是现实与自身的一个缩影。然而在她作品中出现的女性也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模型,相反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入了社会变化的大潮流中,演绎出不同时期的生活,奏出与时俱进的乐章。
论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建辉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精神   女性意识   南方文艺复兴  
描述: 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文章结合历史和社会背景,通过分析其作品中的具体人物,揭示出福克纳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思想。
观看之道——桑塔格的女性主义图像观
作者: 王建成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消费主义   图像   女性主义  
描述: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盛行,电视、电影、广告、报刊杂志、网络等使观看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行为,人们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大部分时间是在读图而不是在读书,男性中心主义传统得以在图像领域继承。桑塔格作为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中成长起来的女性知识分子,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揭示了观看行为的不纯粹性———观看是被父系伦理道德构建和阐释的。因此,桑塔格提倡女性主义的观看之道,主张作家艺术家必须反映女性主义的视觉文化诉求,打破图像领域的性别霸权,而不是将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牢牢钉在满足大众欲望的消费主义耻
解读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王建富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男性作家   作家群体   文学传统   勃朗特姐妹   罗切斯特   简·爱   奥斯汀   女性主题   女权意识  
描述: 在英国,19世纪出现了大批的女性作家群体,她们冲破了过去以男性为主导位置的英国传统文学桎梏,在这些女性作家笔下产生了许多性格鲜明、具有新时代思想意识的女性形象。她们努力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渴望获得与男性平等的自由生活。19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群体的才华与努力不但成为其他国家女性作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