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妇女参政的若干思考
作者: 陆欣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对妇女参政的若干思考
秋瑾与妇女解放
作者: 彭建新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秋瑾与妇女解放
苏联的妇女和儿童
作者: 程李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苏联的妇女和儿童
妇女就业出路十论
作者: 仪缨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妇女就业出路十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
作者: 李兴芝   李沂靖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革命   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社会主义学说   女子解放   知识分子   中国共产党  
描述: 中国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到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接受下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认真回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确立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代妇女运动发展的迫切需求.
试谈海峡两岸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莲子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主义   大陆   女作家   现代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女性文学传统   现代性   商品经济   台湾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女性文学(含女作家及其作品),都一无例外地一方面带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密码,且受制于中国传统女性意识的某些同质内容的熏陶,另一方面又都不约而同地固化了西方现代女性意识中颇具现代性的特质,受到商品经济
论女性文学批评模式的建构——兼评《中国现代女作家论》
作者: 胡彦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批评模式   女作家   作家论   创作研究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现代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   审美价值  
描述: 女性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人文内涵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与对女性创作研究的审美视野的更新相适应,建立女性主义批评的呼声渐趋高涨。从普泛的文化背景来看,哲学上人们对价值多元存在的重新理性认识与确认,给文学理论和批评界以极大冲击,研究者们的审美视野得到了拓展,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女性文学的研究以前一直是个十分冷清甚至荒芜的园地,据笔者所知,对中国古代女作家的创作作系统研究的专著只有胡云翼的《中国妇女与文学》和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史话》。而为中国现代、当代女作家撰史作专项研究的著作则一本也没有。至
台湾新电影中女性形象之刍论
作者: 石伟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电影   五六十年代   八十年代   生活经历   四种类型   母亲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台湾电影   新浪潮  
描述: 台湾的“新浪潮电影”发轫迄今,已走过八个年头。在它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出自“新锐导演”之手,以中下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影片相继问世。作为台湾影坛的中坚,他们面对所处的社会现实,怀揣着历史使命感和探索意识,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与艺术追求,在电影创作中,塑造出一个个的女性形象,年积月累,形成林林种种之势。这些影片从各个角度再现了台湾女性的形象,多侧面地展示了女性的生活经历,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衍化成“新浪潮电影”中的一个重要支流和组成部分,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女性形象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永恒的题材,在台湾早
茅盾创作中两种类型“时代女性”小议
作者: 罗建平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议   两种类型   小资产阶级   舞阳   静女   茅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小姐   苏辛   时代女性  
描述: 茅盾的小说和剧本创作中,有上百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即“时代女性”形象。这些“时代女性”无不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活跃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并成为茅盾创作中的一个系列。尤其是茅盾还紧紧抓住时代特点和阶级特点来塑造这些“时代女性”,不仅写出了她们的热情与苦闷,追求与沉沦,而且给她们指出了新生的路:小资产阶级女性知识分子,必须投身于工农群众之中,与工农同呼吸、共命运,彻底改造旧思想,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论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
作者: 赵文静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参政   妇女问题   中国近代   兴办女学   妇女解放运动   不缠足运动   妇女运动   康有为   维新派   孙中山  
描述: 1 近代意义的中国妇女解放,应该从十九世纪末叶的维新变法运动说起。 十九世纪末期的维新变法是一个爱国的、进步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维新志士,相当自觉地把妇女解放看作维新变法
< 1 2 3 ... 8 9 10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