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峡两岸当代女性诗歌比较
作者: 凌孟华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海峡两岸   女性诗歌  
描述: 如果说台湾女性诗歌在兴起的时间上充当着一种先飞之鸟般的角色 ,那么大陆女性诗歌则以其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具有鲜明的后起之秀特质。二者既存在着“时间差” ,又在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地域环境背后呈现出分流同源、殊途同归的发展轨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表现女性的性别觉醒 ,致力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思考 ;第二 ,采取叛逆与解构的姿态 ,摧毁男权神话体系 ,表达女性对男性中心文化的颠覆渴望 ;第三 ,利用女性的躯体器官与生理现象洞开女性生命之门 ,拓展女性经验的诗性言说空间。
当代海峡两岸女性文学比较论
作者: 朱小瑶   来源: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海峡两岸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通过对当代海峡两岸女性文学中作家作品比较,论述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的明显的现代发展衍进轨迹:承袭——拓展——超越。即由传统婚姻爱情主题、社会主题到哲学主题的演化。
性别与政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峡两岸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作者: 谭东梅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家身份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性别政治   海峡两岸   女性文学  
描述: 文学史所概括的“无性创作”,还是台湾文艺界强调的“反共文艺”,用来形容这个时期的文学都失之偏颇。本文以海峡两岸的女性文学为载体,试图分析五六十年代性别与政治是如何生成,并影响这个时期的女性写作的,这既
情谊联两岸 携手共发展
作者: 孙立极   田平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大陆   研讨会   香港   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   女性研究   妇女发展   台湾大学   男性  
描述: 情谊联两岸 携手共发展
我市妇女组织枝繁叶茂
作者: 陶冠群   来源: 苏州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企业家   女干部   高新区   传统工艺   妇联   海峡两岸   女知识分子   高级工程师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我市妇女组织枝繁叶茂
性别意识应引入决策主流
作者: 金勇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   妇女学   主流化   海峡两岸   女性学   性别教育   台湾大学   性别意识   社会现实   性别平等  
描述: 性别意识应引入决策主流
用女性的笔触感受时代变迁
作者: 蔡敏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第二届   妇女形象   研讨会   海峡两岸   女性婚恋观   时代变迁   笔触   女性文学   开幕   读物  
描述: 用女性的笔触感受时代变迁
海峡文缘:访台湾女作家施叔青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叔青   女作家   文化交流   两岸作家   海峡两岸   艺术中心   台湾作家   大陆文学   现代文学   祖国大陆  
描述: 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台湾采访施叔育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中年女性形象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作者: 赵朕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作者: 赵朕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