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
从巴赫金的理论视角解读《女儿们》的叙事特征
-
作者:
刘红晓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波勒·马歇尔
叙事特征
美国小说
《女儿们》
巴赫金理论
-
描述:
波勒·马歇尔现今被公认为美国当代黑人文学领域一名杰出的作家,然而长久以来在文学学术界遭受冷落。她的作品刻画了那些发现并接受传统的黑人妇女们情感的成长,而在她的第四部小说《女儿们》(1991)中独立意识的自我确认得到了体现。作者从黑人传统中特意去寻回黑人男女之间曾支持他们抵抗压迫的平等和协作的关系以促进黑人社群的发展。 马歇尔的《女儿们》意蕴含蓄、才思颖悟、情神并注,较之我国少量的评论,国外对其作了许多分析研究。对其作品的研究有主人公独立意识发展的主题解读,有以其铭句为根据解析小说结构的叙事分析。本文以巴赫
-
当代新女性的文学想象——以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小说为分析对象
-
作者:
陈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场
性格
当代新女性
女性文学
-
描述:
风靡一时的《杜拉拉升职记》系列小说,在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演绎下逐渐成为大众谈论当代女性的焦点。书中女主人公杜拉拉从“菜鸟”到中产阶层的转变,和她身边出现的各色女性形象都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新女性在事业和男人之间周旋的智慧、坚强与独立。职场中的明争暗斗,人际交往的人情世故,每个人物的应对策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女性形象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真实鲜明地展现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在各种挑战与机遇下她们甩掉了过去的愚昧与软弱,以自信和骄傲的姿态成为和男性共同并肩工作的人。
-
她们需要什么?—评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
作者:
韩娅楠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人观
《贩马人的女儿》
马斯洛理论
劳伦斯
《骑马出走的女人》
《太阳》
-
描述:
D.H.劳伦斯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作家,在他的作家生涯中,留下了30多部作品。但是在他的那个年代,由于作品敏感的主题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现代,人们摘去那副有色眼镜开始正视劳伦斯的作品。随着作品名气的提升,研究的深度也随着加深。但是对于他的短篇小说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所以本篇论结合马斯洛理论主要分析《太阳》,《贩马人的女儿》,《骑马出走的女人》的女主人公,从而得出劳伦斯的女性观。 本文首先介绍维多利亚时期女人的地位,几篇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劳伦斯的生活经历,马斯洛需求理论。随后章节中分析每位女主人公同时指
-
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王冬苗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特质
文学形式
文学思潮
女性文学
体现与创新
-
描述:
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背景,提出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概述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材,以个人际遇、闺阁生活为主要表达内
-
哈代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婚恋伦理矛盾研究
-
作者:
张元赢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矛盾性
托马斯·哈代
婚恋伦理
女性角色
短篇小说
-
描述: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其中他的长篇小说更是尤为突出,备受世人关注。国内外对哈代小说的研究多关注小说的悲观色彩,叙事手法,或是女主人公的现代思想。但是对于哈代短篇小说的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哈代的短篇小说不失为大家研究的作品。本文正是通过研究哈代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婚恋伦理道德呈现出的矛盾性意在拓宽哈代研究的范围。本文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了哈代的婚恋伦理道德观。并且通过对哈代典型的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分析,力图阐明她们身上体现的婚恋
-
心灵的寄托 精神的支撑:论许地山对妇女命运的宗教关怀
-
作者:
张春颖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两性平等
宗教关怀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许地山
人格独立
-
描述:
许地山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他本着为人生的理想,立足社会现实状况,借助宗教拯救灵魂之笔,利用传奇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一幅幅清新秀丽、格调独特的优秀作品,以唤醒和解救沉睡于苦难中的人类,尤其是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群众。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抒写女性命运多苦,以及她们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许地山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她们身上闪现了很多耀眼的光芒,包括外在形象的纯美、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人格的独立,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本文力图以许地山作品中
-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女性的流行叙事与想象:从女性主义角度阐释流行影视剧的传播机制
-
作者:
刘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行影视剧
传播机制
消费主义文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以消费主义文化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女性主义为切入角度,以流行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角度展开探索,对流行影视剧传播的过程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对流行影视剧传播形态进行梳理,分析传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传播的关键环节,探求传播的内在规律性,以防止流行影视剧发展的庸俗化倾向。 本文运用了跨学科研究、阐释研究、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及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流行影视剧的传播机制进行阐释。在流行影视剧中女性呈现模式方面,本文对已有学者提出的四种模式进行再阐释,并归纳出两种全新的模式。试图通
-
女性学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
作者:
项瑞颖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偏见
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教学
女性学
师生互动
-
描述:
意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性别平等氛围的极大必要性。 文章主体由三部分组成: 1.从教材文本入手,统计教材中主角数量、插图内容、作者性别和时代分布几方面呈现的两性比例失衡现象并剖析教材中男
-
论“十七年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祝福》《柳堡的故事》《青春之歌》为例
-
作者:
宁乔帝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美
十七年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我国“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拍出了一批有轰动影响的影片。本文以《祝福》、《柳堡的故事》和《青春之歌》为例,对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阐述特点,找出共性,总结成功原因及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主张。《祝福》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悲剧震撼力的电影杰作,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的悲剧形象;《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在军事题材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影片,是青春男女牺牲儿女情愫,顾全民族解放大局的精神赞歌;《青春之歌》,是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电影,影片主题由林道静这一典型知识女性生动地体现出来。本
-
玄镇健小说中出现的新女性形象的研究 —以《火》和《牺牲花》为中心
-
作者:
于会娅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玄镇健
新女性
短篇小说
现实意识
-
描述:
1920年代,韩国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同时是西欧外来思潮流入的时期。生活在殖民地时期的女性们,压迫她们的不仅有日本的殖民统治,韩国传统的家长制,还有就是地主阶级,资本家阶级。为了反抗他们的的压迫,她们设立了许多女性团体,同时展开了激烈的女性解放运动。 现实主义作家玄镇健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的新女性人物形象,小说《火》,《牺牲花》等是他的代表作。顺因为白天做沉重的家务劳动,晚上还要满足丈夫的性欲,受尽了折磨,而且还经常受到婆婆的指责和虐待。最后顺用放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怒之情。《
<
1
2
3
...
6
7
8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