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东规定向妇女发荤段子将被罚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主与法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劳动合同   录用标准   违法行为人   用人单位   济南时报   子将   妇女组织   家庭暴力   自我消化  
描述: 据《济南时报》报道,修订后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日前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于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起施行。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对妇女性骚扰构成违反治
中国学会到底成立于何时?
作者: 林辉锋   周云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社团组织   妇女运动史   维新思想   19世纪末   学会   时代潮流  
描述: 19世纪末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妇女社团组织,不仅在妇女运动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整个近代民族自救的历史过程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中国第一批在
隆起的力量:记回族人民的优秀女儿郭隆真
作者: 黄成俊   董凤鼎   来源: 回族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员   邓颖超   郭隆真   妇女解放   回族文学   天津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  
描述: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史上,有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她是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河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她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她曾先后六次入狱,最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就是回族人民的优秀女儿——郭隆真。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尝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主体意识   性别意识  
描述: 通过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开设女性学课程五年经验的研究,可知女性学进入高等教育,从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有利于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自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古代朝鲜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
作者: 庄秀芬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反思   文学创作  
描述: 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对古代朝鲜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古代朝鲜女性的文学创作来说,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传统文化。本文对古代朝鲜女性社会生活的文化背景、女性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及其艺术表现形式来考察儒家传统思想的对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人与性:女性自我的真实镜照
作者: 肖南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爱情理想   莎菲   女性观   思想革命   张爱玲作品   文化心理   凌淑华   萧红   知识女性  
描述: 从表现人的角度说,文学是"人的文学",作为人的"半边天",女性的文学也应是"人的文学"的"半边天"。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礼教、伦理等方面的禁锢,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反映女性的文学作品不多,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更
萧红:民族与女性之间的“大智勇者”?
作者: 吴晓佳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主体   民族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  
描述: 萧红本人及其作品从198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兴起至今,一直被视为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一个高峰。由于她的作品皆诞生于20世纪的抗战时期,民族与性别(尤其是民族与妇女)的关系成为解读这些作品所绕不开的问题。而随着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本身的发展变化,即受到解民族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新思潮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也有所改变,妇女由民族的共谋者变成民族的受害者。但事实上,萧红笔下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与妇女的关系是远比这些解读复杂得多的,也因此,她的作品无论在国家正统文学史中还是在女性主义批评中都能被奉为经典。萧红对妇女与民
浅谈《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唐丽丽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到了17、18世纪,为了改变妇女的社会现状,呼吁社会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中写道:18世纪末发生了新的变化,……中产阶级妇女开始写作了。此后,19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女性身份认同嬗变
作者: 宁慧霞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启蒙身份认同   社会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不乏对女性和女性问题的关注。本论文主要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历时性研究莱辛两部不同作品,试图探查作家对女性身份认同的反思经历了一个启蒙身份认同危机到追求社会身份认同的裂变。
浅析唐代冠诗之艺术特色
作者: 田颖   来源: 民办教育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女冠诗   表现手法   语言  
描述: 作为唐代女性文学乃至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中的翘楚,唐代冠诗拥有着别具风味的内涵意蕴、极具个性色彩的艺术特色和鲜明浓重的女性意识。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则通过多样化的诗歌体裁,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亦俗亦雅的语言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 1 2 3 ... 44 45 46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