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93 条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两译本的对比研究
-
作者:
张晨曦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翻译
对比分析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
描述:
长期以来,在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翻译与译者一直都处在边缘化的地位。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理论在学术界激起了强烈反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界著名的“文化转向”激发了女性主义与翻译文化研究的结合,女性主义翻译观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女性主义翻译观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传统社会意识的反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女性主义翻译观是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尽量使女性在翻译语言中显现,从而让读者能够看见女性。《红楼梦》是中华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曹雪芹在书中塑造了诸多聪慧美丽的
-
《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赵学婧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蜜蜂的秘密生活》
生态女性主义
主题
人物塑造
苏·蒙克·基德
意象
-
描述:
《蜜蜂的秘密生活》是非裔美籍女作家苏·蒙克·基德的一部畅销作品,自2002年出版以来就受到读者的空前欢迎并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两年多并获得多项大奖。它是一部以成长为题材的生态女性主义经典作品,讲述了白人女孩莉莉的成长故事,通过回归自然的寻爱之旅,莉莉最终走向成熟,完成心灵的蜕变,学会爱与被爱,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思想与女性主义相结合,试图在生态批评的基础上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探讨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环境意识,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剥削与压迫的问题以
-
解析萧伯纳作品中的功利婚姻观
-
作者:
朱瑞红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萧伯纳
功利婚姻观
女性
生命力
-
描述:
乔治·萧伯纳(1856-1950)是爱尔兰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著名的戏剧家,因作品中包含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在作品中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萧伯纳及其作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作品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独特的女性形象、戏剧特征以及主题分析等方面,对其婚姻观方面的研究却不多。事实上,萧伯纳的婚姻观是其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独特产物。对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萧伯纳及其作品的重大意义。本文选取《人与超人》、《芭芭
-
论民族歌剧中英雄女性的艺术形象
-
作者:
危蒙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党的女儿》
英雄女性
歌剧
《江姐》
《野火春风斗古城》
-
描述:
中国的戏剧音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真正意义上戏剧产生于宋金时期,后来出现了昆曲,以及到京剧成为中国的国戏,都离不开戏剧和音乐。中华民族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预示着一种新的舞台表演形式的出现,它结合了戏剧、音乐、建筑、美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随后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创作,《江姐》、《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一大批优秀的歌剧作品也涌现出来,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作品大都以革命斗争为创作背景,而且都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的主要创作部分,同时显示出中西方歌剧的美学差异。歌剧
-
不再做镜子中的女性:浅析周思聪、王彦萍、喻红作品中特有的母性意识
-
作者:
邢钊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绘画
母性意识
独特的艺术视角
女性艺术
-
描述:
在当代,随着创作环境的逐渐宽松以及人们对艺术的不断重视,中国的绘画艺术得到迅猛发展,其中女性艺术逐渐兴起,并开始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女性绘画是女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女性绘画中,无论是表达母爱、孕育、社会、生活还是其它女性形象主题,都体现了一种特定的母性情怀。周思聪、王彦萍、喻红是其主要代表人物,虽然她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但她们作品中都包含着强烈的母性意识,都以女性独特的细腻、感性诠释着她们自己的世界。并且她们摆脱了以往宏大的题材和女性狭隘的创作模式,以更加自由大胆的方式探寻艺
-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潘金莲形象
-
作者:
王晓文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潘金莲形象
重塑
20世纪中国文学
-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潘金莲形象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从问世起,就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水浒传》之后,有兰陵笑笑生的市井小说《金瓶梅》,还有像沈璟创作的传奇《义侠记》这样的“水浒戏”相继问世。在古典文学中,潘金莲都是以一个淫邪的坏女人的形象出现的,这个形象集淫荡、美丽、恶毒等种种特征于一身,被视为印证着“女人祸水论”的典型,潘金莲就是以这样一种“美而坏”的形象被定格于历史的尘埃中。直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欧阳予倩先生创作的话剧《潘金莲》中,她才褪掉了身上那层妖冶淫邪的色彩,摇身变成了一个敢于反抗封建伦理道德
-
《水浒传》女性观探究
-
作者:
潘星晔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浒传
女性观
原因研究
-
描述: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在宋徽宗时期,宋江等强人横行江湖的故事。在众多男性共同演绎的庞大故事体中,仅占总人数约十分之一的女性却起到起承转合、推波助澜的作用,她们产生的集体效应不容小觑。此前,学者以当时的社会道德取向为标准,多将《水浒传》女性划分为女英雄、淫妇、恶妇、弱女子四类,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水浒传》女性观。此种以道德评判为标准的身份划分,虽能展现《水浒传》典型的女性观,但忽视女性特定身份下的特定行径是此类论述方式的思维罅隙。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变化有三种——女儿、妻子、母亲。与男性产生交
-
女性主义视角下《秘密花园》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
作者:
王燕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秘密花园》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进入翻译研究以来,人们不再笼统的将翻译看作是一项机械的语言转换,而是关注到翻译的文化内涵。此时女性主义与翻译结合而生的女性主义视角又称性别视角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新焦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随之产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大胆的挑战传统的忠实原则,不再将原文和原作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译者应该全部隐身;而是强调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应该忠实于女性主义的“写作项目”。有些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时采取劫持、增补或加写前言或脚注来突出女性身份,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另外一些译者更青睐于同性作家的作
-
宫崎骏动画美学风格的文化审思
-
作者:
兰同鹤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风格
动画电影
传统文化
宫崎骏
-
描述:
本论文主要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以及文化成因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宫崎骏作为世界动画电影大师,一直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觉到他深刻的环保意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这些都与他渊博的文化知识分不开的。在宫崎骏大师的动画作品里,我们处处都能看到日本文化的影子,他优秀的电影作品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缩影,成为日本人值得骄傲的民族文化象征。例如在他的动画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物哀”、“和谐”等美学思想。本文试图从动画与文化的角度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进行分析,并期望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出中国动
-
基于语料库对杨必翻译中女性特质的研究
-
作者:
李娇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翻译
名利场
语料库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从翻译性别视角对《名利场》杨必译本中的性别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90年代末,中国语境下的性别翻译研究初见端倪,并在近几年出现了少数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对杨必译本的翻译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往往以少量的单语译例作定性分析,难以提供充分证据以支持论点。鉴于此,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杨必翻译中性别因素的内涵,从而加深对翻译社会性别方面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描写女性译者杨必与两位男性译者在翻译中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以期发现杨必译本中女性性别特质对翻译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从性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