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黄色糊墙纸》中女性的压抑与拯救
作者: 张文洁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妇女文学   “经典”   吉尔曼   女权主义者   十九世纪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描述: 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菇利·查普受·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而她的作品中有主要影响的是《黄色糊场纸》,“在她所写的小说中,唯有这篇最有份量,直截了当,既富于想象,又充满真实”,该作品已成为妇女文学中一个小小的“经典”,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一部力作。
《玩偶之家》 的女权主义解读
作者: 李一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依附   女性文学   自我觉醒  
描述: "娜拉"是易卜生创造出的让人们对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的一个人物,根据"娜拉"在不断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中,逐渐的让人们意识到女性不是附属品,女性不再是一味的依附别人而活,要认知到要让人们意识与解放女性的自我价值,能够使之女性得到自我精神和人格的独立.
湖北女作家小说中的“水”探析
作者: 马英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湖北女作家  
描述: 水乡成长起来的湖北女作家对水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在她们的小说中书写了形态各异的江河湖泊。无论是世俗之水、浪漫之水还是罪恶之水,生于水乡的湖北女作家在小说中表达了她们对身处世界与时代的认识。在对水的书写中她们从未放弃对社会的观照、对人生的探寻、对底层的探究,湖北女作家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现内容和主题,是一种大气而开放的女性书写。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反叛意识
作者: 孙倩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傲慢与偏见》   女性反叛意识   简·奥斯汀   丽迪雅  
描述: 作为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女性反叛意识。女主角伊丽莎白反抗世俗"金钱至上"的婚姻观,追求真爱和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追求个体的独立,轻视才艺、率性而为。其妹丽迪雅虽为配角,却反叛地更为彻底,漠视世俗礼法,颠覆父权社会男子的中心理念。两个鲜明的女性文学形象全面而深刻地彰显了奥斯汀的女性反叛意识。
女权主义文化批判中的弗洛伊德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物妒羡   阉割   弗洛伊德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观点——身份的形成与性欲和欲望有关,而性别认同、主体认同等观点对女性主义者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具有深厚的精神分析素养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走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引入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弗洛伊德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给与女性主义批评怎么样的影响,二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论《礼拜六》刊载的女性文学
作者: 侯运华   来源: 秋瑾、徐自华、吴芝瑛、吕碧城暨近代女性文学高层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存在状态   《礼拜六》   艺术创新   女性文学  
描述: 《礼拜六》共刊载41位作家83篇作品,以小说为主,多为悲剧。这批小说集中描写民初知识女性的存在状态,对其人生轨迹、复杂婚恋观、辍学嫁人现象进行描绘,并剖析其成因;对女性向往彼岸、出家为尼现象的展示
趣赏中国古代仕女画之美
作者: 刘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中国仕女画   燕瘦环肥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古代的仕女画,其实指的就是美女画,描绘的对象一般都是容貌比较出众的女性形象。“燕瘦环肥”是今人对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赵飞燕和杨玉环之美的特点评价,一“瘦”一“肥”, 二人美貌各具特色,均以艳压群芳之姿而让一代君王为之迷倒,留下不少美丽的佳话传说。在中国仕女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少名家笔下的仕女名媛,堪比“燕瘦环肥”之美,让世人传颂赞美,叹为观止。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 李光俊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原   孝文   白嘉   意识分析   陈忠实   《白鹿原》   奶干   “三从四德”   一个女性   子霖  
描述: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影响甚大,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及其命运的描写,在展现作家女性观念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女性从依附到觉醒﹑反抗的历程。一﹑埋在地下的花儿小说开篇提到:"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然而前面六个都是一闪而逝的,白嘉轩对她们仅存的只有肉体上的记忆。西原上巩家村巩增荣的头生女儿,刚过十六岁生
民间视阈下的《红高粱》与《还乡》的女性叙事
作者: 滕爱云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还乡》   民间视阈   女性叙事  
描述: 莫言和哈代都是民间文化的表述者,他们的小说都展现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在此文化视域下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其中以《红高粱》中的凤莲和《还乡》中的游苔莎最为典型。在两人的女性叙事中,既有相同又有差异:首先,他们都描述了女性的本能欲望,但对欲望的态度不同;其次,都描述了女性的反叛,但反叛的基点不同;最后,从两个作家对女性的理想化书写中,深层揭示差异性背后蕴涵的文化意义。
《诺桑觉寺》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其价值研究
作者: 段美婷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桑觉寺   凯瑟琳   婚姻观念   讽刺手法   理性观念   女性身份   奥斯汀   女小说家   寻找自我   女性主义意识  
描述: 《诺桑觉寺》是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典型作品,她向来都是以细微的观察和幽默的讽刺手法来描写英国乡绅家庭的生活和婚姻,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理性观念和追求平等意识的女性形象。奥斯汀的女性主义一直
< 1 2 3 ... 38 39 40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