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影响与互动:解构理论与女性主义
作者: 杨莉馨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理论   罗兰·巴特   雅克·德里达   女性主义   实践策略  
描述: 解构理论与女性主义之间存在影响与互动的关系。罗兰·巴特的社会语言观启发了女性话语的建构,德里达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主张深化了女性主义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反本质主义的解构立场亦启发女性主义学者颠覆固定、僵化的女性形象与模式化的女性特征,打破女性地位、命运与生理之间的本质主义联系,同时关注"女性"这一范畴内部的异质因素。而女性主义的人文关怀与现实精神又决定了其对解构理论必须采取为我所用的实践策略,将之纳入自己的政治框架。
中国当代女性形象变异之掠影与沉思
作者: 吴毓鸣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形态异化   革命形态异化   性形态异化  
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女人多维度形态———革命形态、道德形态、性形态的变异,折射出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垄断和文化迷失。当代作家以形而上的潜意识追求革命形态、道德形态、性形态,他们孕育的女性不由自主地异化。文章着眼于婚恋领域女性形态异化的失语情状,提出女性角色定位和社会取值范式的思考。
安妮·泰勒在美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 李美华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安妮·泰勒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介绍了美国女作家安妮·泰勒的小说创作及读者和评论界对她的接受。
拓女性写作天地,谱女性话语篇章---从《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看王安亿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建构
作者: 孙惠欣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叔叔的故事》   《长恨歌》   女性经验   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王安忆小说   话语篇章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王安忆的小说擅长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突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她的小说《叔叔的故事》、〈长恨歌》,从女性经验出发,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着女性话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成功地实现了反男性叙述。
女性主义理论与当下第三世界妇女视像话语
作者: 李雯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全球化   后殖民主义   视像   女性主义  
描述: 从比较文学的宏观视野出发,本文试图探讨当下第三世界电影里女性话语的策略、建构方式、实践和存在价值。结合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他思潮的介绍和梳理,在论述它们在第三世界的理论建构现状的同时,本文将其与当下第三世界电影文本加以整合,借用互文性的理论和方法论证它们的内在关联。 本文将从历时与共时的脉络来梳理女性文化的发展样态。一方面,女性曾经、乃至仍然被传统压抑到历史的角落里,处处遭遇潜在的、无意识的男权思想的制约,各种先在的观念加深了男权对性别的社会性的建构。而在迷失了文化身份的
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理论自觉   女性文学研究   言说主体   性别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走进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并很快取得了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研究专著,为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围绕着女性文学研究者理论自觉这一目标,以西方两次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参照,结合我国女性生存经验与女性文本阅读经验,对其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了女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研究理路,并且从方法论的角度把女性文学研究中几个关键词“女性经验”、“性别”、“言说主体”放在现象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一些基本的辨析和界定,力求达到女性文学研究本体论、认识论
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对女性学与社会性别问题的探索
作者: 大野曜   大滨庆子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学   日本   国立女性教育会馆   教育培训工作  
描述: 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以下简称为“会馆”)作为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的附属机关成立于1977年7月。从2001年4月起,会馆改组为独立行政法人,通过开展女性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及与女性教育有关的专项调查研究等各项工作,振兴日本女性教育,推动男女共同参与社会。本文就“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成立的目的及其事业的概况”、“会馆所进行的女性学与社会性别问题的探索”、“会馆对女性学与社会性别研究的课题”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心灵的呼唤——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农莉芳   李蔚松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困惑   女性文学  
描述: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始终贯穿着女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主题。在这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 ,女性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 70年代未探寻“与男人一样”的作为“人”的价值阶段 :二是 80年代探寻“与男人不一样”的作为“女人”特有的价值阶段 :三是 90年代以来探寻“与别人不一样”的作为“个人”的价值阶段。从不同阶段的女性作家探寻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 ,可以透视出 2 0世纪女性作家在崛起及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易卜生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曲佩薏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问题剧   现代戏剧史   玩偶之家   作家   妇女解放   娜拉   创作主题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易卜生  
描述: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除了思想犀利、意义深刻之外,在艺术上,也是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使他的剧作既生动又好看,深受当时和后世观众的欢迎。他对当时欧洲戏剧舞台上流行的那些矫揉造作的佳构剧、商业剧嗤之以鼻,他讨厌那些肤浅的误会、巧合、偷听、机关布景等平庸手法。他的戏剧立意深刻、布局严谨、情境尖锐、性格鲜明、对话精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他同代和后世的作家和评论家推祟备至。在西方戏剧史上,易卜生是第一个用白话创作的作家,也是第一个把下层百姓当作主人公的作家。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把妇女
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俞圆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在所有决定我们如何审视女性(这一与男性同等重要但常常被忽视或歪曲的性别)的因素中,媒体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媒体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无时无刻不把信息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 本论文通过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到2l世纪初部分报刊上的“女性/婚恋/家庭”栏日进行内容分析来考察我国媒介中婚恋女性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将这些形象同现实社会中的情况相比较,研究媒体中婚恋女性的形象与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首先,媒介中所选取的样本中的女主人公从20世纪80年代
< 1 2 3 ... 32 33 34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