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接骨师的女儿》中鬼魂意象之解读
作者: 邓微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谭恩美   《接骨师的女儿》   女性文学  
描述: 谭恩美是当代重要的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接骨师的女儿》一经出版便备受西方文坛的关注与重视。这部小说凸显了一个关键性因素——外婆宝姨的鬼魂意象,作家正是通过这个意义复杂的能指符号,为身处社会边缘的华裔女性发音,解构了殖民话语的二元结构,并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颠覆了东方主义叙述,完善了女性自我意识,获得重新建构话语空间的自由。
留美女性的尴尬处境——谈陈若曦《纸婚》
作者: 王佳欢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纸婚》   留美女性   人生处境   陈若曦  
描述: 陈若曦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她的作品从时间和内容上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时间段她书写了不同的文学题材,目光从台湾到大陆再到国外,但始终不离"政治"和"女性"的文学话语。1979年,移居美国的她把创作视野从中国转向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女性,长篇小说《纸婚》即代表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从分析留美女性处境的视角剖析小说情节,大致可以窥见20世纪末中国女性在外留学生活的尴尬命运。
西安培华学院成立女子学院
作者: 宋海龙   曹原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培训   教育厅   女性教育   陕西省   女子大学   成立   女性学   学院院长   安培   著名教育家  
描述: 6月26日,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举行成立大会,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叶广芩担任女子学院院长,国际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先生夫人池田香峯子女士受聘为名誉院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桂中岳、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邓理、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与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博士共同为女子学院揭牌。
茅盾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余连祥   来源: 杭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在茅盾的小说世界中,存在着三大形象系列:女性形象、实业家形象和变革者形象。
从女神到神女:《扶桑》英译过程中的女性形象变化
作者: 张初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译   操纵理论   《扶桑》   严歌苓  
描述: 严歌苓的小说 《扶桑》 由美国白人译者 史凯姗( 史凯姗( Cathy Silbe)翻译, 其英译 本 The Lost Daughter of Happiness 于 2001 年由美国商业出版社东方亥伯龙 (Hyperion East )出版,并于同年入围“洛杉矶时报 2001 年十大畅销书”之列,在美国相当畅销。通过对比严歌苓的原作和英译本,本人发现译本中存在大量删改现象 ,并最终对扶桑的女性形象塑造产生了影响 。本文以《扶桑》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借助勒菲弗尔所提出的赞助人
世界族进化小史
作者: 亮乐月   许耐庐   郑子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运动  
描述: 世界族进化小史
運動推廣得宜
作者: 賈大廚   来源: 澳门日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運動推廣得宜
王安忆笔下的都市“韧”形象
作者: 李凌梅   来源: 散文百家(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韧性   都市   王安忆   女性  
描述: 王安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细腻的视角,站在女性的立场,为我们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王安忆将普通的女性置于都市生活中,在生活中体现出她们的坚韧.
悲情拜金
作者: 吉晶玉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田佩芝   拜金主义  
描述: 田佩芝和爱玛分别出自中国通俗小说家张恨水的《纸醉金迷》、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两个不同国度、不同年代的女性形象人生际遇和生活环境大相径庭,但她们都同样成为拜金主义罪恶的受害者,金钱的贪欲使这两个美丽女性的一生充满了悲情色彩。
由“留守妇女守活寡”想到的
作者: 高富强   来源: 农家女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留守女   传统观念   再次消费   性问题   妇女群体   女性形象   男性   农民工   农村报  
描述: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性"是个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虽然与性有关的色情段子早已不鲜见,但正儿八经地在公开场合谈性,却似乎有离经叛道的嫌疑。偶有媒体报道农民工的性问题,讨论的主体也仅
< 1 2 3 ... 30 31 32 ... 146 147 148
Rss订阅